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中国品牌汽车已经有着很大进步,在很多地方已经能和合资媲美,有些车型甚至能够超越合资车。但是,油耗方面依然是我国品牌汽车的短板。即使各方面都尽善尽美,一个油耗不理想就可以让很多消费者都去选择合资汽车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汽车会比合资高呢?
发动机技术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有了不少能降低发动机油耗的技术,例如可变正时技术(VV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等,但是总的技术掌握数量还是不如合资汽车的,例如丰田黑科技的“混动”、马自达逆天的“创驰蓝天”这类混动技术以及“阿特金森”发动机、大众以及福特的一体式缸盖等。我国汽车不能直接使用这些技术,还要想法设法绕开专利限制,这就限制了我们发动机的研发。
变速箱匹配
发动机再强,也要有一个适配优秀的变速箱,将转速维持到最为经济的区间内。所以变速箱的匹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耗时的事情,因为变速箱要应变的状况很多,什么时候升档降档,以及什么速度用什么档位,油门变化应该如何应对等等这些能搭配出上千的状况,而我国汽车研发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以及时间实在很难做到处处兼顾,使得发动机很多时候都不能在一个合适的转速中,徒然浪费能量以及燃油。
车身质量
很多都以为车身越重就越安全,但事实告诉我们并不是如此,一些轻量化的高强度钢或者铝材能做到比钢材更高的强度。车身质量越高明显燃油消耗就越高,也表明了用料的一般以及设计上的不合理,例如为了保证强度要使用更多的钢材、发动机并不是全铝材料,而合资车往往能保证强度的前提使用高强度材料以及可以镂空处理降低车重,以实现轻量化降低车重对油耗的影响。
成本
成本是最影响汽车开发研制过程的,影响着汽车可能会搭载的技术、质量、开发时间等,毕竟车企的首要目标还是要挣钱。所以就会缩减成本,很多时候是在一些我们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例如削去能降低阻力的缸内涂层、独立电子点火线圈改为一体式设计,仅配备单侧可变正时系统等。还有就是影响开发时间,缩短了开发时间,使得变速箱匹配不能做到比较完美,甚至某个车型上市变速箱依然没能调好。
所以看来我国在油耗方面表现一般并非全无道理,要想改变这种就必须解决上述问题。不过对于某些车型,做得是相当不错,它们分别是广汽传祺以及荣威RX5、MG锐腾,传祺使用低摩擦涂层尽可能降低发动机内阻降低油耗,而荣威以及RX5则在发动机技术上的“堆料”,技术层面甚至优胜于某些合资品牌,所以在油耗上有着很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