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评论

不安全你敢买?还听老司机扯淡?带你选真正安全的车!

08-29 10580 林涌  

相信在许多中国的消费者眼里,相当多的人会认为日系车皮薄不耐撞,网络上更有一句话点评:“薄皮大馅有三脆,天籁雅阁凯美瑞,差不多齐活了!”各种车辆事故的现场图片中,也有着相当一部分人喜欢拿着受撞变形程度来判断一辆车是否安全,今天教授就来和大家简单理一下,汽车的安全性的那些事。


钢板厚并不一定就安全



听闻职场老司机在看车的时候,会敲一敲这个车的表面去判断这个钢板的厚度有多少,再开关几次车门听听是否有厚重的感觉,从而得知这辆车的安全性。

 

 

钢板也称为车身覆盖件,如果单单来说钢板厚能够抵御更强的撞击的话那也只能说是个体撞击,例如石头打钢板,厚一点的钢板形变很小,就是这个道理,而如果是车辆碰撞的话,钢板覆盖的车身结构件更为重要,好的车身结构设计,即便钢板变形了,纵梁依然在,而开关门是否有厚重感其实和车身钢板厚度没多大关系,只要厂家在隔音和密封胶上升级,基本都能够听出厚重感。

 

车身刚性和什么有关?



车身刚性和三个技术有关:选用的钢材,骨架结构和冲压焊接工艺。这三个是车身刚性强度最核心的地方,好的钢材决定了车身寿命,骨架结构设计决定车身强度,精准的冲压和焊接工艺则提供了很强的可靠性。

 

 

举个例子,就好比鸡蛋撞石头,意味着在同等形状下,因为材料不同,鸡蛋碎了;拿鸡蛋的顶端撞击另一个鸡蛋的侧面,这个侧面受撞的鸡蛋碎了,意味着在同等材料下,受撞击部位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形变效果,在这一点上,说明车身结构设计非常重要,这个道理十分浅显易懂。

 

后防撞梁好过后防撞泡沫?


日系和德系的不少入门家用车在中国被认为减配,厂家节约成本,用后防撞泡沫代替了防撞梁,按照抵抗碰撞能力来说,前防撞梁是比后防撞梁抵抗能力大,而同样为吸能设计而生的后防撞梁和防撞泡沫,在低速碰撞时能够起到保护内部作用,而如果遭到高速追尾事故,无论是防撞梁还是泡沫,也是无济于事,杯水车薪。

 

 

所以教授认为后防撞梁降为后防撞泡沫其实与安全性没很大关系,而防撞泡沫如果碰撞到行人的话,缓冲能力更好,对行人伤害不会那么大,且配件更换便宜。

 

铁皮油箱比工程塑料油箱不安全?


一般来说,铁皮油箱发生碰撞时容易凹陷,容易出现锈蚀,导致渗漏,在碰撞时发生火花容易发生自燃,而工程塑料油箱结构上结实耐用,减轻车身重量,减少油耗。

 

 

教授认为,早期铁质油箱被追尾导致爆炸的事故,源于当时厂家对安全重视还是不够,将油箱位置设计在了后轴之后,这样子的设计如果遭到高速追尾事件,很容易渗漏自燃或者爆炸,而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这种设计了,例如雷克萨斯NX的油箱,虽然外层的防护板是磁铁可以吸附铁质金属,而里面还有一层树脂的材料,安全性大大提高。

 

教授总结

 

其实像我们平时说日系车皮薄不耐撞,我们更多地是在说明其车身质量问题,钢板厚度问题,导致维修费变多,特别接地气的说,就是感觉同样15万买来的车,为何就日本车被撞上了就成易拉罐了,内心感觉亏了不少,但是这个与对车内人员安全的保护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许多车在碰撞测试中还是能够拿到5星的。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太阳神
2016-09-29广东深圳
这文章是想害这平台吧!
天津用户
2016-09-10天津
怎么这上面一次次把日系车提起来刷新热度?我真怀疑这个平台的目的,仿佛在潜移默化的提高日系车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不断打边鼔,你应该知道,在当下局势,抵制日货势不可挡,麻烦你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自毁平台,说句最实在的,不提日系,难道就没有车可讨论了?
上海用户
2016-09-05上海
这一看就是他妈的的汉奸叫兽写的。可耻的东西。你妈是日本人 哈哈
BenDong9176
2016-09-03北京
尼玛后保险杠换泡沫保护行人也太搞笑!减配就减配呗,尼玛说的铁皮邮箱怎么不在更贵的车上用呢!再这样收点钱就乱写瞎发,等于自废武功!
广东广州用户
2016-08-31广东广州
如果车不是坚固的比不坚固的安全,那么请解释一下为什么所有赛车到经过加固!!!!
甲午之殇
2016-08-30安徽合肥
奥迪的保险杠是铁的
田二少
2016-08-29天津
教授后保险杠钢梁还是泡沫的言论实在敢苟同
重庆广电网用户
2016-08-29重庆广电网
应当这样讲,为减轻对行人伤害,前防撞梁也应改为泡沫,倒车撞人的机率要小一些吧。
河北廊坊用户
2016-08-29河北廊坊
有一定的道理,钢板如果不厚为什么追尾大货车的保险杠你会变形他没事你说呢?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