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可变气门技术,VTEC绝对是绕不过去的话题。
普通的发动机在制造出来后,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是固定不变的,无法适应不同转速下发动机对进排气的需求。因此,传统的发动机设计人员都希望能够有一种方法,既能照顾高速也要考虑低速。
但是以往出现的设计方案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发动机的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车用发动机的要求。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1989年,本田推出搭载VTEC的发动机,这是世界上首个可以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和升程两种不同情况的发动机。
当转速低于3500rpm时,各有一支进气、排气凸轮工作,此时发动机近似为一台2气门发动机。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增加负压,利于进气。转速超过3500rpm时,液压系伺服系统接到发动机中央控制器ECU指令,对摇臂内机油加压,压力机油推动定时柱塞移动,使得同步柱塞将高速摇臂与主副摇臂刚性连接,此时低速凸轮虽然转动,但处于空转状态,并不参与工作,从而4支活塞共同工作,以适应高速运转。
简单地说,就是这套摇臂能够根据转速不同自动选取1进1排的2气门工作或者2进2排的4气门工作,从而让发动机在高低速工况下都能顺畅自如。
现在的可变气门技术已经遍布各个厂家发动机。丰田有VVT-i,保时捷的Variocam,通用ECOtec系列。本田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在VTEC基础上推出了i-VTEC,搭载在多个车型上。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实各个厂家虽然命名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的设计思路却是惊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