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亲戚从南洋带回了一辆“进口”红色小三轮,我时不时就骑到村口小卖部去得瑟一番。因为那时候的“有车一族”,已经足以称霸一整条村了。
那年我应该只有六七岁的样子,调皮贪玩。结果有一次我踩太快连人带车翻沟里去了,老妈跑过来径直把我拽了上来,然后一路骂回了家,还顺便没收了我的座驾。
其实分享这个经历的目的就是想要激起大家的共鸣,很多人从小就被自己的父母灌输了一种思想:危险的事情不能干。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的这种保护都是过度的,他们甚至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小孩受到一点点磕碰。
于是就会经常出现“自己贪玩受伤得不到安慰、反而被父母打骂”的场面,因为他们不想你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
当然,对于赛车这项运动就更加不用想了,他们通常会认为这是“玩命”、“不正经”的行为,因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就从源头上扼杀了国内赛车文化的生长势头,这也不难怪在过去的国际赛场上鲜有出现中国面孔。
那么国外的父母是怎么做的呢?先看看他们是如何做到“让汽车文化从娃娃抓起”的,真是十分有爱~
还有这位带着儿子炸街的奶爸,我擦被帅了一脸!
所以在父母正确的引导和良好汽车文化的熏陶下,国外的小孩们的确要比国内的幸福得多,无论是赛道文化还是培养体系都要更加成熟和完善。当然也不是说崇洋媚外,只是相对来说国内的赛车运动起步得要晚一些,再加上一些观念上的束缚,就导致了国内小孩很少机会接触到赛车运动的局面。
好在国内也已经开始有人去推动这项事业了,比如在一些大城市的小孩就可以通过付费报名的方式去接触赛车运动,包括卡丁车、摩托车等等,而且家长们也开始转变以往的观念,这些都是很好的开端,并且值得大力推广。
这也不禁让我联想前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台湾的某知名超跑收藏家因自己的一辆帕加尼Huayra被一位小孩靠在车身上拍照留念而大发雷霆,甚至放出要将其碎尸万段的言论,让人匪夷所思。在我看来,这不是一个超跑收藏家应有的气度,难道不应该为这位小孩的爱车之心而感到欣慰吗?
不过话说回来,就目前来看,玩赛车依旧是一项烧钱且容易被人误解的运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就好比最简单的一套专业赛车装备的价格,就足以让很多小孩被拒之门外了。
所以说在中国发展汽车运动需要时间,也需要更多人的理解、参与和支持,尤其是汽车厂商和政府。只有当赛车不再是个别人的极限运动时,我们才会对赛车运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看法。
还是那句话,中国的汽车文化不可能缺少汽车运动这一章,而且必须上升到与汽车厂商、品牌的基因发展联系到一起的深度,这样才谈得上真正属于自己的汽车文化。所以由此看来,“汽车文化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是没错的,下一代的培养明显更加重要。
最后,在留言区里说说你对此事的看法吧!附:外国小朋友超帅压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