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不同车系的差异犹在,但也正在慢慢缩小。汽车之所以逐渐同质化,最本质的原因在于利益最大化,想要另辟蹊径付出固然非常大,亦步亦趋是大多厂家的做法。
很多时候每年举办的大大小小车展都是走马观花,各大车型推陈出新,新车也似乎看起来差不多,给人一种千车一面的感觉。所以,能真正触动消费者的仅在少数,最后才发现倒不如买一辆大众品牌这样均衡的车更能满足自己的购车需求。
外观造型是最直观的同质化现象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路虎是悬浮式车顶设计的鼻祖,早在上世纪80年代路虎已将这一设计运用到了量产车型上,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减少SUV那种给人庞大、笨重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增加不少外观上的美感。
时至今日,路虎仍引领着SUV悬浮式车顶的设计潮流。
前脸的设计更是花样百出,不少厂家都非常讲求家族化设计,所以同品牌下的车型前脸设计如出一撤,而再横向对比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大家的前脸不是六边形就是长方形,大家都离不开同样的设计手法。
同质化的终极表现就是山寨无疑了,相比雷同的设计手段,山寨设计确实对于汽车设计发展来说并不利好。也有人可能会说,现在的手机不都是大屏直板手机吗?很多手机不看LOGO的话根本就分不出品牌和型号,大家不也在山寨?这一说法无可反驳,但也要理解到汽车跟手机不一样,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表现出一款车的特点,只不过跟随大流的做法更为稳妥罢了。
黄金动力与汽车政策有着很大关联
不可否认,1.5T黄金排量发动机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进可功动力,退可降油耗,就像本田地球梦发动机一样,在动力与油耗之间找到了一定的平衡。
1.5T发动机能成为黄金排量,也跟我国的汽车购置税政策有很大的关联,2017年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2018年则恢复至10%的法定税率征收。2015年和2016年更是实行了购置税减半的惠民政策,推动了1.5升排量发动机的发展走势,2.5%/5%跟法定的10%税率差距有多少?我们下面可以来算一算。
国产车受成本限制 配置殊途同归
国产品牌车最大的亮点之一莫过于是配置,毕竟动力不够配置来凑,相比三大件较大的技术难度,配置的应用对于拥有强大供应链来说并不难实现。每推出一款新车基本不用看配置表,只看价格基本就能猜出有什么配置,并没太大惊喜。另外,在设计风格方面,不少车型跟随主流逐渐同质化,好比如中控大屏、液晶仪表盘以及全景天窗的应用,见到消费者喜欢啥就蜂拥而上。
汽车同质化是不是就不好?
我们的审美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潜移默化,汽车同质化并没好坏之分,在某程度上说还对消费者有着利好的作用。在同质化激烈的竞争底下,我们作为消费者或许能花更少的代价享受更高级的用车体验,同时也相信以后汽车会出现更多越来越大胆的设计,每个车企也能探索出跟别人与众不同的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