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美国三大车企之一的克莱斯勒集团,虽然没有他的另外两兄弟(福特和通用)在国内吃香,但它到目前为止还是美国精神的最好代表。原因很简单,现在只有克莱斯勒旗下的SRT部门仍坚持着美国肌肉车黄金时代所遗留下来的经典元素。震动大地的排气轰鸣,力大无穷的发动机,怒目圆睁的霸气外观。相比已经全面欧洲化的福特和通用汽车,SRT,和它的HEMI发动机,似乎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仅有的绝唱。
于是乎,现在唯一还能肩负起美国形象重任的车型,便落在了克莱斯勒旗下道奇品牌的身上。挑战者SRT便是这么一款令男人见了都会为之疯狂尖叫的典型肌肉车。然而惊喜还没有结束,曾经那台风靡一时的Hemi自吸发动机,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终于披上了增压的袈裟。6.2L,Hemi半球形燃烧室,Supercharg机械增压,717马力,接近900牛米...无需多言,相信以上这些单词足以让那些汽车发烧友们兴奋不已。接下来,我们将简单回顾HEMI发动机的传奇经历。
初露锋芒,抢走英国人的胜利果实
1948年,英国人首次将一台6缸Hemi发动机应用在捷豹汽车中,这是Hemi发动机完成的世界首演。但这项技术很快却被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学走了,并在3年后(1951年),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便发布了一台V8 331 Hemi发动机。其5.4升(331立方英寸,因此得名331 Hemi)排量,创造出最大180马力的数据在当时来讲绝对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一战成名之后,由此也开辟了Hemi的传奇时代。
从平顶缸盖到Hemi半球燃烧室
在Hemi名声大噪之前,发动机多以平顶缸盖示人。进排气门均安排在发动机的一侧,并由凸轮轴直接驱动,从而省去了挺杆和摇臂等传动系统,只在气缸顶部安置一个火花塞即可。由于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广受当年汽车制造商们的热爱。不过相应的不足也很明显,比如气缸结构热量损失大,燃烧室温度过低,气体燃烧不充分,热效率低等等。
Hemi发动机其特点是气缸的进排气门采用分居燃烧室两侧的布置,并引入了摇臂和挺杆等机构。相比平顶缸盖而言,虽然结构上Hemi因此而复杂很多,成本也随之提高,但这却很好的缓解了热量损失的问题,并能更好的利用气流提升气缸的进排气效率。此外,由于气缸燃烧室呈半球状,缸内气体流动更加充分,压力也有所增加,从而能够产生更大的动力。
辉煌再现,霸气的6年5冠王
不过Hemi发动机同样存在着重量相对较重、体积较大以及生产成本昂贵等缺点,使得HEMI发动机在进入1970年代后便开始渐渐没落。就当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Hemi将从此淡出人们视线之际,2003年,克莱斯勒发布了全新的5.7升HEMI V8发动机。并随即书写了一段6年豪夺5冠的伟业。
HEMI重生
美国人并没有因Hemi的落寞而放弃,正相反,克莱斯勒对半球形气缸盖进行了改造,“进化”为棱顶式设计。既保留了原有半球形燃烧室核心的特点,又成功实现了单缸四气门的结构。此外还采用了可变排量系统(MDS)和每缸双火花塞设计。可以实现4缸和8缸模式之间相互转化,据称,两种模式的转换可在40毫秒内完成,这直接使得燃油经济性改善了20%。
登上性能之巅
Charger Hellcat Hemi发动机的排量为6.2升,比它的前辈392 Hemi(排量6.4L)还小一号,但它所蕴藏的动力却超过“392”太多了。它爆发出来的动力,甚至让号称“德国肌肉车”的AMG都为之汗颜。717匹马力,接近900牛米的扭矩,这样的恐怖性能已经达到了欧系厂家用V12才能创造出来的水平。更是远远超过其SRT老大哥Viper的动力水平(Viper使用一台SOHC 8.4L V10发动机)而且更可怕的是,在拥有如此狂暴马力的同时,这还是一台量产发动机,意味着它将享受原厂的质保,而不像一些改装发动机面临着随时损坏的危险。我们不由得要问,要是这台发动机马力全开,又将会是何等的恐怖?
后记
在全球其他车企都在走小排量,涡轮增压之路时,那种大排量,线性的输出方式已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泡影。2014年的纽约车展上,道奇挑战者推出了中期改款车,外型设计以1971年的初代挑战者为蓝本。40余年依然延续着美系肌肉车的经典。它在向广大消费者展示美国汽车文化的同时,也让我们的思绪拉回到那不该被遗忘的年代。天堂向左,HEMI向右。克莱斯勒用一种战死沙场之势,誓死捍卫着HEMI发动机的荣耀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