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已经忘了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加长”是一款国外先行上市的车型进入中国之前必须要回工厂里“闭关修炼”的课程,特别是豪华品牌,哪怕不国产,进口车型也得拉长了轴距后才敢在中国市场开拓疆土。
如果是合资国产化的豪华轿车,那加长更是一堂必修课,毕竟国产化后的豪华轿车意味着比纯进口更宽广的市场前景,更何况是国产后将价格下压到30万以内;加长并降价,在诸多人眼里看来是加量不加价,而真实的销量反馈也证明着这是一招屡试不爽的好棋,例如宝马3系,又例如奔驰C级;不凡的销量成绩甚至羡煞了诸多价格在25万以上的普通品牌中型车。
无论是谁都不可免俗,哪怕是优雅绅士的英国品牌;2017年的最后一个季度,捷豹推出了他们最具走量气质的捷豹XEL,并在不久前正式上市,加长了100mm的轴距是它挂上“奇瑞”之后必须的例牌,28.88万起跳的价格也是不出意料的将公众的视线成功转移并聚焦在了它的身上。
但,买它,值吗?
捷豹XEL的外观呈现出一种与市面上主流的合资豪华品牌中型轿车都不同的风格,中网格栅的大与前灯组模块的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这种反差看着并不违和,更有一种内敛却不失力量的冲劲儿;颜值高与否没什么好说的,不可能所有的人审美都可以在一个频道上,豆腐脑都有个咸甜之分,更何况是一台车呢?
环绕式的座舱设计就如同全面屏在智能终端领域那般流行;但XEL的环绕式座舱却从打开车门那一刻开始就深刻地映入眼帘和植入脑海;门板上的木纹饰板(实木)呈一道弧线顺着前挡风玻璃下沿包围着整个前排,中控台造型经典柔和,而且黑色与米色的配饰也颇为传统,或许会有人觉得风格偏老,但一个年轻人穿上西装三件套并不一定就是装老气横秋的大叔,其实也增添了一分成熟的气质;就像三辐式赛车风格方向盘又将XEL的运动基因点缀得恰到好处。
除了环绕式座舱的优秀驾驶氛围,捷豹路虎集团标志性的旋钮式换挡机构在升上去的那一瞬间或许是宝马3的鸡腿、奔驰C的怀挡、或者奥迪A4L的魔方式档杆都无法给予的档次感;这种前奏般的动作总会展开一些剧情即将正式开始的瞎想。
但我是个爱挑刺的人,中控台上的钢琴烤漆版容易留下各种指纹,够强迫症患者喝一壶的;门板上的储物格不能直立放置常规的水瓶,虽然做得够长的,但实用性有些欠缺;这些虽不是什么致命的缺点,但总会有点影响使用感受。
100mm的长度在轴距当中可不是一个小数字,而这100mm最直观的体现在XEL的后排空间表现当中,身高172CM的模特在正常坐姿下也有估摸着半个小臂甚至更多的膝部空间,这也让它有了与同级别中任意一款加长轴距的豪华轿车竞争的资本。
全系标配的双天窗是增加空间感受的亮点所在,在主观乘坐感受和客观数据的展现上,它都不会是一款狭窄的车型。只是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较陡,后排地台隆起较高还是会影响舒适性,但后传动轴的位置预留,我们还是原谅它好了。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悬挂组成、全铝架构底盘、这是捷豹XEL官方最重视的产品特点,攀爬至极限的斤两如何我暂时没有机会试出来,但是在日常通勤道路上,这副底盘与悬架能给予人非常轻盈的驾驶感受。
首先要强调的是XEL的整备质量可不轻,1730KG的车重超过了同级的ATS-L;但这并不影响它低速时轻盈的转向手感和灵敏的转向指令执行能力,如果是开习惯了重方向盘的人甚至会有过轻的感觉。
其实这种轻不是没有信心的发虚,而是让这款不短的中型轿车在低速下不显笨拙的灵动,轻点油门车身就会及时做出响应,但这种迅速不是发窜,而是一种很容易把控的灵敏;速度起来后XEL展现出一种容易勾引起驾驶者操控欲望的“媚态”,随车速增加的转向阻尼稳妥而不沉重,车头很愿意跟随驾驶者的意图行进,精准而又灵敏的指向性让这台XEL表现得非常聪明。
XEL的悬挂个人觉得是一种偏向于驾驶性的调校方式,或许是捷豹想让XEL保留它的运动基因,所以路感传递得比较直接,支撑性也很好,驾驶的时候很容易感知到路面所带来的信息,面对轻微颠簸和低矮减速带时甚至有些偏硬;但如此一来,车里的乘客则会感受到比较明显的振动,长时间乘坐并不会显得非常舒适,简单来说XEL能让驾驶人感到愉悦,但不能讨好一同出行的乘客。
XEL不时地会表现出一种略显破坏画风的粗糙感,例如发动机点火的时候那明显得有些过分的抖动,例如低速时偶尔会出现的疑似方向助力电机发出的细小摩挲声,这些或许只是个例,但就仅仅是一瞬间的出现,还是会让它的高档跌一些印象分。
回到了前文的问题,值吗?从产品本身来看,是绝对值得购买的一款全新豪华中型轿车,空间大,操控好,外观设计也足够前卫,虽说有一些小瑕疵,但不会影响它成为一台好开好看的豪华轿车;只是个人建议是不需要买高配置车型,纵观全系车型配置表即可发现,哪怕是入门版的车型也有着足够丰富的主被动安全装备,至于什么倒车影像,拨片换挡的细分配置,如果是一个追求务实的买主,这种东西或许并不是他们绝对的掏钱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