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哥经常都会被人问到关于“减配”的问题,说明大家都对这个非常在意。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其存在就是为了赚钱,因此通过削减成本获得更高的利润似乎就是无可厚非事情。譬如不同的品牌都会要求其供应商有一个年度的压缩成本指标。不过大家对于减配的关注点通常都集中在减配防撞钢梁啊、多连杆变扭力梁啊这些部分。实际上在轮胎方面,也是不少厂家节省成本开支的重要部分,恰恰也是众多消费者最忽视的部分。
虎哥抽选了一部分的轿车产品,包括有自主品牌、进口品牌和合资品牌,车型从普通掀背车、三厢轿车、旅行车和双门跑车都有囊括,车价跨度从11.18万元-58.30万元。
轿车更注重干地抓地力和行驶舒适性,所以这次挑选的大部分车型均使用了倾向于抓地力的轮胎,磨耗系数也在300以下。另外,也可以看到大部分这次挑选的所有车型轮圈尺寸都在17寸或以上,可见现在较大的轮圈的确对消费者有更强的吸引力,不过另外一个方面轮胎的成本就增加了,因此厂家更会在型号上想办法省点钱。而一些讲求运动的车型也用上了入门级别的运动胎。当然这些运动胎都不是什么高性能货,只是比舒适胎有更好一点的运动性而已。
平均来说,价格更高的轮胎,综合性能都会更高一点。而这个图表表示的就是你买车时,轮胎和车价的比例关系。
换句话说,从百分比可以看得出,哪一台车型会配上更好一点的轮胎。启辰D60毫无疑问以最高的比值夺取首位,说明一些自主品牌在配置上的确更下本钱一些。而合资车型的君威GS和高尔夫7.5也有很好的成绩。而进口的两款奥迪车型则垫底。虽然单论轮胎的价格来说并不算很低,不过估计是车价太高了,所以占比就自然低了。
SUV方面,虎哥也抽选了8款车型,包括有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和进口品牌,当中不乏一些有市场口碑和自带话题性的车型。
SUV轮胎和轿车相比,对于载重性能和耐磨性都会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相比轿车轮胎,磨耗系数也会更高一些。不过,磨耗系数越高,代表轮胎越不抓地,对于刹车的影响也比较大。譬如Alfa romeo stelvio配上磨耗系数达600的Scorpion Verde全路况轮胎就创造出并不好的刹车成绩。而GLC300 4Matic配上的Dueler H/P Sport轮胎,在抓地力上表现最好。另外,两款自主品牌产品都不约而同使用了自主品牌的轮胎,估计也是成本所限制的缘故。当然,现在的自主品牌轮胎质量也越来越好了,性价比也很突出。
价格比例方面,可以看到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Lynk&co的首款车型领克01获得了最高的比值,在实际试驾中也明显觉得轮胎在该车上有很好的表现。而东风风光S560和吉利远景S1也获得了很好的成绩。自主品牌在轮胎上的确很良心。至于轮胎表现最差的Alfa romeo stelvio,轮胎价格比值也最低,看来这个部分的确很弱。GLC和XT5是唯一两台配上20寸轮圈的SUV车型,轮胎价格也接近2000元的水平。
通过上面的比较,可以获得几个信息。自主品牌在轮胎配置上相当给力,在车价范围内给到了相当不错的轮胎产品。而合资产品则其次,一些进口车型得分则更低一些。从统计上来说,总体的轮胎价格占比大概会在1.3-1.5的区间以内,超过1.5已经可以算是在轮胎上更有”良心“,如果低于1.3就表示该车型在轮胎上更节省成本。具体的一些分析可以通过下面的图表来看到。
当然可能进口车型价格由于各方面原因会更高一些,因此得分的比值也会更低。不过另外一方面,厂家拿到轮胎的价格也远比市场价更低,可以看得出实际上轮胎在汽车上存在的猫腻会比上面的数据更大。所以说,以后买车,除了关注三大件和配置,记得不要漏掉轮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