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博基尼的创始人--费鲁吉欧·兰博基尼先生曾经说过:生产世界最佳赛车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人们只会记住赛车手;但若你能生产出世界最佳汽车,人们会永远将它铭记于心。
我想这句话最适合的语境,或许就是从这台兰博基尼Countach开始的。
Countach可以说是兰博基尼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台巅峰之作,也是真正奠定兰博基尼设计基调的功臣。要知道在当时最艰苦的能源危机时期,几近破产的兰博基尼凭借Countach的一己之力还撑多了几年,足以可见其当时的市场影响力。
大多数人眼中的Countach
虽然以现在00后的眼光看,这台长相怪异且生硬的Countach,可能就跟快手里浓浓城乡味的“手工兰博”没多大差别,但当你知道这是一台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产物时,可能就会简单粗暴地蹦出一句“卧槽”!
70年代是什么概念?
那时英俊的我还只是一个DNA,我爸也还不会打酱油;
而那时在中国街上跑的车还基本是这个样子的,并且那时候能够拥有一辆轿车不亚于现在拥有一架私人直升机;
70年代的上海出租车
如果以人均收入来比较的话会更夸张,网上记载70年代末中国一般工人的月收入为40-50元,而Countach当时的要价是高达15万美元,并且每年仅限量制造100台,也就是相当于工薪阶层2500年的总收入,而且还不一定买得到。
所以你想想看,在当时的中国大部分照片都还是黑白的,甚至整个世界的主色调都还是灰白黑的时候,兰博基尼就造了这么一辆骚黄色的“太空飞船”!我想如果那时候要给它拍一张照片的话,那一定是自带发光的。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当照片跨入彩色时代之后,这辆Countach也就成为了无数少男的床头海报。
包括在后来的众多影视作品中,也还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儿时的动画片《变形金刚》;
成龙大哥的《红番区》;
还有前几年小李子的《华尔街之狼》,其中Countach的戏份堪称是这部电影最经典的片段之一,并且还是数量稀少的25周年纪念版。换句话说,我甚至觉得有这辆车的出现就足以显现出制作人的品味之高。
当然,我也很佩服编剧知道观众想看这辆车被“蹂躏”的样子......
Countach在当年是怎样一种存在?
时间回到1971年,也就是兰博基尼品牌创立还不到十年的时候,Countach原型车LP500正在做着量产前的测试调整。当时的兰博基尼先生一心想着缔造一款能够击败法拉利的产品,以解当初被恩佐嘲笑为“拖拉机仔”之恨,而当时傲娇的法拉利也还没有把Countach的前作Miura放在眼里。
于是在两年后的1973年,当第一台量产版的Countach正式推出的时候,可能法拉利也没有想到它的出现会直接改变自己未来的设计走向。要知道在Countach之前,法拉利还一直自信满满地继续着FR车型,而实力强大的Countach则让他们开始考虑推出MR布局的V12车型,也就是后来的Testarossa。
与同时期的法拉利车型相比,Countach的外形也是占据上风的,正如它名字的由来,据说当时兰博基尼先生看到设计图稿的时候发出了一声惊叹“Coon-tash”,而它在意大利俚语中的意思就是难以相信的奇迹。
事实证明,这个当时由著名的甘迪尼设计师主导的楔形车身,在如今看来也依旧宝刀未来,气势一点也不输现在的大牛小牛,或者说在那个年代的一切设计都看起来更加纯粹更加大胆,以至于到最后都忘了实用性是何物。
比如说,我认为全车最酷炫的车尾造型设计,也正是全车最不合理的地方,因为后车窗的尺寸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想想当时还没有倒车影像倒车雷达,所以倒车的时候就只能探出半个身子倒。
再比如说,它的剪刀门的确骚到爆炸,并且它也是兰博基尼首款采用剪刀门设计的车型,但是在上下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十分费劲,尤其是对女性驾驶者来说。虽然如今的跑车也好不到哪去,但由于Countach采用的是多管式空间车架,所以门边的地台会宽得多。
进入车内,同样是受限于管式车架,驾驶者的身材不能太高大,不然就会很容易顶头,当然你也不能太过矮小,因为它的座椅是不能前后调节的。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当年TG试Countach的时候选了身材居中的“龟速船长”。
可以说,花重金买一辆Countach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还不如买下一座村庄来得实在。不过也正因如此,兰博基尼在当年才能为我们呈现这么一台“世纪经典跑车”,而在Countach名噪四海之后,年过半百的兰博基尼先生也得以退隐在葡萄园里生产自己美酒,毕竟对法拉利·恩佐的那股恶气已经出完了。
说说我眼前的这台Countach
非常幸运的是,上周我获得了一次与Countach亲密接触的机会,在今时今日对老车十分不友好的中国还能见到它的真容,实属难得!虽然出发前已经在网络上看了不少照片,但真正见到实车时的那种震撼感,仍旧是图片无法比拟的。
当你走近之后会发现,它的车高还没有我蹲着的时候高,它的车窗视野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差,因为挡风玻璃的面积确实很大,并且怪异的天窗已经直接可以当成“天窗”了。
而它前后轮巨大的胎宽,还有长得像导弹发射装置的车尾设计,也让我一时间找不到准确的词来形容它。如果说对奥迪语塞是因为“一切太熟悉”,那么对Countach语塞就是“一切都太遥远”。
就连平时从不自拍的同事辣鸡哥,面对如此兰博也忍不住“卖弄风骚”,然后转身发朋友圈骗赞去了。
真的!70年代的兰博基尼已经造得好像要起飞了似的,再看现在四、五十年过去了,兰博基尼的车依旧不会飞,真是有点愧对祖先了。
很可惜的是,这台Countach S还在进行全面修复工作,目前只完成了60%左右,所以我也就不能去启动那台沉睡在发动机舱里的5.2L V12的自吸猛兽。
不过想想一台440匹的大马力后驱超跑,在那个还没有任何电子辅助的年代,还真不是一般人能驾驭得好的。
拍摄结束后,我也特地去找了Countach启动发动机的相关视频,虽然已经猜到了那个年代的V12声浪不会有多好听,甚至比拖拉机也好不了多少,但是当你深究之后就会发现,这些不合理的地方都是因为这台V12实在太特殊了。
它采用的是全铝材质,加上六个双腔下通风式韦伯化油器,四根凸轮轴,双油泵以及两个马鞍形油箱,以可以保证它对于食物的渴求。而它启动的过程也十分原始,准备好化油器的工作状态,旋转启动键,让发动机发出呛咳的声音,“突突突”......2、4、6、12,直至所有汽缸全部开始工作,这台V12才会开始它的捶胸演奏。
据说当时穷得响叮当的兰博基尼还专门为它策划了一场秀,就是在飞机跑道上跟法国幻影战略轰炸机来了一场04加速比拼,并且最后只相差了1.9秒。而由于没有独立的测试者可以接近Countach,所以兰博基尼大胆地宣称其最高时速可以达到314km/h,号称当时“最速量产”,这也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关于这台Countach更多的修复情况,据店员介绍,由于没有具体案例可查,所以他们只能一边查找国外手写维修手册,一边进行修复工作,并且他们专门买下了全球唯一一个Countach大修包,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特殊定制、订件与等待。
难能可贵的是,目前国内已知的两台Countach都是有正规手续的,也就是说我们还是有机会在马路上见到它们咆哮的身影。最后,也希望这台沉睡的Countach能够早日完成修复工作,让后辈们能够一睹兰博基尼当年的风采。
特别鸣谢:广东中山TCP Racing 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