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每天都在看各种类型的“XX万该买什么车”,这都快成为一种套路化的流程。当你结合实际市场来看,这个价格又会显得有些尴尬,理由没别的——“落地价”三个字足矣,税费保险先不算,基于中国特色的4S店购车流程,购车预算离最终成交价总会有些差距。在15万这个大多数消费者的购车价位段中,你会发现自己要遇上无数个“艰难的选择”。
就从实际市场出发,如果指导价15万内的产品,如果4S店报出七折以下且不含附加条件,那只能说你和这家店老总关系硬到“老铁送个飞机”的地步,有一点大家都清楚,4S店现在挣钱的主要渠道早就不是卖车了。目前市场韩系车不景气,教授之前陪朋友去看K3,1.6L自动挡最低配指导价10.68万,综合优惠2.5万,车价优惠1.2万,要满足另外那1.3万的条件繁琐的头皮发麻。
网上的新车落地攻略一抓一大把,都说的很简单。建议各位去尝试一下和4S店谈谈“裸车开走”这件事的复杂程度,至少笔者买车的时候,销售明确表示:不在店内上牌+保险=不卖。想要裸车有想要优惠,现有4S销售体系下很难实现。豪华车可能好一些,毕竟指导价底子够厚。
思域1.5T自动挡最低配,不算商业保险落地都不止15万
实际上裸车能优惠两万,对15万级产品来说,税费就算送的了,但这个级别能直接优惠两万的真的不多,大家看的基本是“综合优惠”,而这个综合优惠,一般是没有那么好拿的。
回到正题,15万购车的选择很多吗?真不多。如果要合资品牌,“紧凑级轿车+小型SUV”可以说完了,还得是中配以下。要是本田/马自达这样的个性之选,15万还挺悬。自主品牌对15万这个级别到做的挺好的,配置全/颜值高,就是太多人过不了自己心中“可靠性”那个坎。
合资品牌的配置低已经不是谈资是行规,都说经济型车是拿来开的,但真正接受“买发动机送车”的用户又有多少呢?配置这东西买的时候看不出来,用着没有才坑爹。教授最近刚试驾一款合资小型SUV,顶配车型都没有主驾驶化妆镜。啧······
15万落地,合资品牌优惠完基本上也只能要个次低配车型,就当为品牌和机械性能买单,哦,还有一点很重要,主流合资品牌的二手保值率还是不错的,配置?汽配城走起吧。
15万落地选合资,管开不要想别的;那自主呢?可以提要求的地方就很多啦。很简单的一点:自主品牌上升集中在SUV,合资15万撑死来个小型,自主大把紧凑级可选,尺寸即正义,同时自主品牌在设计上的进步显而易见。
教授经常在一篇导购文章的评论区看到“中国人要买中国车”的观点,相信现在说这句话不用像早几年那样咬牙切齿了,时下自主品牌中并不缺乏明星车型,在一些方面已经达到了与合资品牌五五开的水平,同时在向更好的方面发展,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对自主品牌的印象不仅是停留在“配置高,价格低”上。
教授做过一些市场调查,实际很多普通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认识并不算高,选车基本延续“品牌-颜值-价格”依次步进,这也是自主品牌在第一轮就出局的原因。15万内自主品牌有很大的产品空间,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知道的可能会有顾虑。很多人只认为自主的“大一级”仅体现在配置上的花架子,自主还需要更多时间为自己正名。
这并不是一篇导购,15万落地确实是一个尴尬的选择,它不像20万落地能够有“鸡头凤尾”之选,合资老实上低配,要么选择自主。如果没有品牌忠诚度还好说,如果是想:“我要买本田,我要地球梦,我要创驰蓝天”,那除掉发动机以外,其它的东西也就不要多讲究了。
买车就像堆积木,就算你是大神,想要堆个别墅也要积木够多,而15万内的产品却只给你一个搭房顶的量,那你最终是就要个房顶还是来个杂物间?花15万购车就像一个做减法的过程,性能-外观-内饰-价格-品牌。它们就是一个大天平,很难做到“两头冒尖”。车企一样是在做减法,只是合资的那个减号是大写加粗,自主则做了模糊处理。对消费者来说,车企只会让你知道它想让你知道的。
可以这么说:“购买价值+使用体验+使用时长”组成了一款车的伴随你的全周期,最终它们都会走向零点。但选择时的侧重决定了你具体要哪款产品。买车尴尬的不是选择怎样的产品,而是没有搞懂自己的需求,教授也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个万金油的解决方案:遇事不决上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