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又到新一季的流言终结者! 教授一如既往的跟大解决一些用车上的问题与误区!让大家每天都可以开开心心享受汽车带来的乐趣! 话不多说,现在就来开始今天的三个流言呗!
首先,一般家用汽车补胎以后理论上是需要再做动平衡的。
动平衡就是指把汽车单个轮毂与轮胎作为视为整体,由于制造上的原因使这个整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匀。当汽车车轮高速旋转起来后,就会形成动不平衡状态,造成车辆在行驶中车轮抖动、方向盘震动的现象。为了消除这种现象,就要使车轮在动态情况下通过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车轮校正各边缘部分的平衡。这个校正的过程就是人们常说的动平衡。
那就是说,它是以单个轮毂与轮胎一起作为整体的,在轮胎拆卸中就会影响到原先动平衡的铅块。 那么,让师傅先作下记号然后补完胎再把铅块装回去是否可行呢?!其实这样看似省力省时省钱的方法也有漏洞,也就是用作补胎的蘑菇钉或者补胎胶都有自身的重量,这都会影响到改轮子的动平衡。 所以补完胎还是要做一做动平衡比较好。
当然了,好像大货车或是全路况越野胎这种自重比较大的“轮子”补完胎只要做记号把“平衡块”装回去就可以了,因为蘑菇钉或是补胎较这点重量对于它们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大家get到了吗?!
首先,轮毂的辐条并不是越多越好,少幅轮圈与多幅轮圈各有优势。
其实轮毂辐条多少是取决于轮毂设计师,它对轮毂的影响远没有比轮毂的材料、大小、锻造工艺来得要大。 但多幅跟相对少幅的轮毂还是有分别的:
1,同等条件下,多幅轮毂的受力分布要比少幅轮毂平均,也就是说它的抗变形能力会比少幅轮毂要强。
2,同等条件下,少幅轮毂会比多幅轮毂较轻,也就是说少幅轮毂的轻量化能力更出众。
当然,取决轮毂的强度与轻量化程度的最重要指标还是锻造工艺和材料。所以商家要是跟你说他家的是多少多少幅轮毂,我们大可不必理会,也不是商家溢价的理由。 衡量轮毂的好坏的最主要依然是轮毂的材质、锻造工艺以及轻量化程度。
相信雨天潮湿天气的雾气困扰着不少在路上的车主,特别是在南方地区。那么怎样才是最有效最快速去雾呢?!
很多聪明的车主恐怕一早察觉到了!对的,就是打开你汽车的A/C即是空调以及窗户稍微开一点点,要是在冬天很冷的天气,那么请稍微靠边打开双闪,开启暖风等待几分钟即可。
其实起雾的原因是车内与车外温差引起的,好像刚在冰箱拿出来的饮料一样也会布满雾气水珠,所以把车内外循环和空调打开,稍微开一点窗,可以有效调剂车内外温度的温差,这样雾气自然就消失了。至于暖风除雾那就必须把窗户关闭了,它的原理是让热风将玻璃上的湿气都吹干,而这种方法甚至可以有效抑制反复起雾,但缺点就是刚开暖风的时候玻璃的雾气会比原先还要多导致视野更加糟糕,所以谨记,用暖风除雾必须找个地方停下来再进行操作,毕竟安全要紧!
这周的流言终结者又暂告一段落了,这次的用车知识大家get到了吗?!还是欢迎大家把不明白的,或者有什么想了解的在评论下方留意噢!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