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评论

从买了就后悔到好评如潮,过去这10年国产车都干了啥?

02-18 15861 彭嘉光  

前几天,教授在一篇推荐15万级SUV的文章中大量提到了自主品牌的SUV。令教授高兴的是,粉丝的评论里已经没有出现“推荐这么多国产车是不是收黑钱?”这类的评论。


从业多年,教授也是看着自主品牌从人见人黑到如今逐渐获得认可。


汽车的口碑建立需要5到10年。当年自主品牌在2008年促进内需政策的推动下,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凭着低价卖了不少1.3L以下的小排量微客,其产品素质可想而知。


那么,在口碑反转的这几年,中国汽车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呢?



女人都说:“男人是视觉的动物。”我不认同这句话,实际上,不分男女都是视觉动物。不然的话,电视上哪来这么多小鲜肉?


中国消费者对于颜值是十分看重的。有多十分呢?


2016年的时候CS95、GS8差不多同时推出,同样价位。在当时国产车认认真真地卖到20万这个价位算是一个大新闻,所以教授也跟不少同行聊过这个话题。他们大多数认为CS95机械素质更好,GS8更好看,销量上可能五五开。



然而在2018年GS8卖出了61773台,而CS95只卖出了6814台。九一开的样子。


看下图你可能就知道为什么了。



近几年,中国品牌在外观和内饰的设计上取得的进步是非常明显的。



以长城来说,每隔5年,长城的外观设计都会上一个台阶,现在的外观设计终于可以跟国际的一线品牌比肩。



内饰也同样不弱,自主品牌的内饰本身用料就比较足,只要找到对的设计风格,完全不比国际品牌差。


能够取得这样的进步,离不开设计师的努力和工业技术的进步。国内颜值比较高的品牌,例如WEY、荣威、名爵、比亚迪、传祺,背后都各自有自己的知名设计师。车身的线条要达到设计师的要求,背后还离不开冲压线的进步,否则,画上的折线在现实中只能变成一条曲线。



另一个更关键的要素是质量,可靠性。去年,教授曾经写过一篇文章《100万公里无大修,史上最耐用的这些车能来回月球好几趟》。网友的回复里,除了说自己的丰田、大众十几年没大修之外,还出现了不少国产品牌的身影。



当然,这个例子还带有个案的嫌疑。不过从JD.power十几年的新车质量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PP100(每一百台出现的质量问题)正在大幅度缩小。2000年,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PP100差距是396个,也就是说,你在2000年买一台国产车,你有可能比买合资车多4个问题。到了2013年,这个数字缩小为51个,到了2018年,这个数字缩小为30个。也就是说,你在2018年购买一台国产车,你有30%的几率比购买合资车多一个问题。


质量的进步,根源还是国际一流供应商在国内大范围开展业务。


(桑塔纳当时就是CKD方式生产)

中国合资汽车生产刚起步的时候,是采用CKD,也就是零件进口,进入国内组装的生产方式。但是,因为有零件国产化率要求,所以改为国内零件生产,国内组装。跟国际品牌有合作的供应商也籍此机会进入中国。


供应商当然不会只满足合资品牌的一亩三分地,自主品牌也进入了他们的视野。很多时候,在试驾的讲解会上,自主品牌都会宣传自己用了哪家知名供应商的零件。这是自主品牌质量进步飞快的原因。



另外,主机厂也十分重视质量的问题。销量大的主机厂凭借着自己销量的优势,向供应商提出更加严苛的条件。供应商也只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毕竟一个年销量破百万的大客户牵扯的是几亿元的大单。



自主品牌在三大件上的进步也十分明显。如果仅仅是外观和内饰的进步,就可以让自主品牌的口碑发生逆转,那众泰早已一统天下。显然,众泰没有一统天下,而且众泰在2018年销量还下滑了。


三大件的水准决定了一辆汽车日常使用体验,说白了就是这车好开不好开,好不好坐。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对三大件的要求最高的是舒适性、节油性,对动力和操控的要求反而比较低。也就是说,大家对好坐的要求大于好开的要求。



所谓的舒适性除了底盘滤震性能之外,还有牵扯到隔音、换挡、座椅设计等方面。在这方面,自主品牌跟国际品牌在伯仲之间。教授统计了去年13款做过JS的紧凑型SUV,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的隔音水准互有胜负。乘坐空间,自主品牌完胜。



至于节油性、动力和操控上,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还是有差距的,但也大概是100分和80分之间的差距。在刚才统计的13款紧凑型SUV中,自主品牌紧凑型SUV平均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0.2秒,而国际品牌紧凑型SUV为8.5秒。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是开不出来的,因为普通家用车车主很少把油门踩到底,也就是说10.2秒的加速能力对他们来说已经有动力盈余。刹车也是同理




自主品牌逐渐受到认可是自主品牌多年来努力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我们可以看到,自主品牌在质量、外观和内饰设计已经非常接近国际品牌的水准。而三大件水准虽然还有差距,不过自主品牌很会在舒适性和空间上讨好中国消费者。所以自主品牌才能扭转过去的质量差、动力弱、难开等形象。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天马行空
2019-02-20运营商级NAT(宽带运营商局域网)
玩车教授
2019-02-17
H6、RX5、名爵HS、传祺GS5
教授,奇瑞怎么样?
江江
2019-02-18运营商级NAT(宽带运营商局域网)
教授,混动比亚迪宋可靠吗?还是考虑传统合资SUV
ying
2019-02-18运营商级NAT(宽带运营商局域网)
教授,沃兰多怎么样🤔 🤔 🤔
基克
2019-02-18湖北孝感
安琪yang
2019-02-18青海海南
国内就SUV做得还行吧
知无不言
2019-02-18广西贺州
所以哈弗H6和荣威RX5怎么选?
鼎酱赛高
2019-02-18甘肃嘉峪关
还不错,但我还是买国际品牌的车
Versone
2019-02-18浙江湖州
自主品牌里,谁的车最好
琉璃星
2019-02-18河南信阳
做个统计,15万买国产车还是合资车?
啊哈
2019-02-18山西晋城
终于可以安慰自己为什么这么失败
千树
2019-02-18河北衡水
奇瑞是典型的外观做不好
不会写字的诗人
2019-02-18黑龙江鹤岗
敢卖到国际品牌的价格,那就是翻身了
李沅鸿
2019-02-18广西柳州
感觉一汽可以借T77翻身
刘小洋
2019-02-18
我的宝骏310W一年零三个月 跑了5.1万公里 带我去过很多地方 目前没啥毛病😎ི
石永
2019-02-18
很多人走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只要三大件质量可以了,其他都是小问题,所以经常评论国产:三大件质量上来了,只是一些小问题,比如不知原因异响,小件的问题等等,殊不知,就是众泰,三大件出问题的几率也非常小,当你买了车,你才会发现,烦人的是小问题频发,今天这里响,明天那里响,过些日子转向灯坏了,再过些日子,等等,这时候才是后悔的时候!
北辰
2019-02-18
教授,17年3月买的16款瑞虎7,落地13万,目前跑了6万公里,本人高速跑的较多,平均每公里实测5毛,除了扎过一次胎,再就没有动过,除了驾驶室车门冬天一冻开门关门的时候吱吱响,总体还是特别满意,
天宇伯公
2019-02-18
我的帝豪gs三万多公里了啥事没有!
Eco
2019-02-17
电动汽车是换道了,能不能超车?——慢慢努力吧
玩车教授
2019-02-17
Eco
2019-02-17
电动汽车是换道了,能不能超车?——慢慢努力吧
换了一条道后发现人家还是领先,国外已经有展出可商用的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是270kW·h/kg,电动机关键部件igbt大部分由英飞凌和三菱提供。
生财有道
2019-02-17
中国加油,相信国产车一定和国产电器和手机一样,打的外国品牌没有招架之力,照这个速度估计十年就够了!
领克做工不错,就是三缸让人不爽
叫兽,这文章写得太有水平了,必须点好看,我也喜欢车,只是囊中羞涩,还开着不经典的经典帝豪
一眸一笑间
2019-02-17
支持国产,我的车买了三年了,快九万公里,真的什么毛病都没有,这也是我关注这么久第一次留言。
沙漠绿洲
2019-02-17
国产车好,怎不见领导和富豪买?
玩车教授
2019-02-17
沙漠绿洲
2019-02-17
国产车好,怎不见领导和富豪买?
因为100万以上只有红旗
Neal史建芝
2019-02-17
小编,15万下的SUV推荐一个吧?拒绝小型的[偷笑]
玩车教授
2019-02-17
Neal史建芝
2019-02-17
小编,15万下的SUV推荐一个吧?拒绝小型的[偷笑]
H6、RX5、名爵HS、传祺GS5
꯭A꯭米꯭
2019-02-17
国产车这几年确实是进步了不少,过年回去开我哥的国产车,给人惊讶,开起来也不错,但在质量上还是得努力,细节加强,不能光看表面,用样的车漆,用手一摸,跟我的大奔差很多,[偷笑][偷笑]虽然不是同一级别,同价位的车跟合资一比,还是有明显差距,不过也有强过合资车的地方,可喜可贺……
玩车教授
2019-02-17
T.O.E
2019-02-17
想请教一下教授,宝骏510真的很差吗。你的话肯定很权威。
510比同价位好,质量好。但是其他方面真的不敢说好
T.O.E
2019-02-17
想请教一下教授,宝骏510真的很差吗。你的话肯定很权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