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发动机经历一次大技术升级,机油标准也需要与时俱进更新,2011年美国石油协会(API)公布了SN标准,当时大部分都还是自然吸气发动机,相比增压引擎,它的升功率小,但尺寸却更大。
受排放限值影响,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开始逐渐被小排量增压取代,短短几年时间乘用车发动机就进入了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时代(TGDI),今天不论是10万块的买菜车,还是100万的豪车,几乎都带T。
涡轮增压刚普及时,就带来了很多问题,转速高达10多万转的涡轮轴承,散热和润滑一直很棘手。随后正时皮带又被正时链条所取代,链条的润滑又成了新的关注点。
把今天的增压引擎和以前的自然吸气放在一起对比可以发现,新引擎的压缩比更大,而且升功率和升扭矩都有不小提升,更难为可贵的是效率比以前更高。什么都在提高,唯独排量和气缸数在减小。
如果仔细看看新引擎动力输出特性,又会找到不同,1500rpm爆发峰值扭矩,几乎是现在新引擎共同特性。这种特性使得巡航转速降低,一定程度降低了油耗和排放物,但低转速高扭矩输出特性,会产生低速早燃的现象,低速早燃是指机油与汽油混合导致提前燃烧,它和爆震概念差不多,但是威力比爆震大!
前面提过,发动机升级的同时机油也要与时俱进更新,然而我们现在所用的机油还是2011年发布的SN标准,为解燃眉之急,美国石油协会临时发布了SN PLUS标准,既然是临时方案,自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除了发动机自身燃烧问题,全球各地都在猛推新排放标准,比如欧盟即将推出欧7排放,美国加州推出了自己的加州排放标准,当然也少不了目前号称世界最严的国6b排放。严苛的颗粒物排放限制使得任何直喷发动机都无法满足要求,于是直喷发动机纷纷配上颗粒物捕捉器(GPF)。
GPF大致意思就是给发动机排气带个口罩,把颗粒物拦截在颗粒物捕捉器内,当颗粒物达到一成程度,就通过高温把颗粒物烧掉(再生)。既然GPF要堵住颗粒物,势必也容易被其它颗粒堵塞,这里面就有机油的灰份,它并不能被高温燃烧,于是就堵在GPF内。
一切情况说明,我们现在急需一款新机油满足TGDI发动机的需求,终于,美国石油协会决定在明年发布SP标准机油,在SP标准还未正式发布前,壳牌就已经研发出了SP标准机油,并且获得了API认证!为什么等了近10年,才迎来新的机油标准?因为机油牵扯到各行各业,需要各个行业共同攻克难题,教授也对壳牌SP标准机油非常期待。
壳牌SP 什么来头?
壳牌SP标准机油有何不同?首先它能有效解决TGDI发动机低速早燃的问题,低速早燃本质上是机油部分成分易燃导致的,所以提高机油纯度很有必要。
壳牌的全合成机油与市面上所有产品都不一样,它的基础油并非从石油中提取,而是天然气合成,世界掌握这项技术的润滑油供应商仅壳牌一家。
天然气合成基础油纯度高达99.5%,这是目前最高水平,如果把天然气合成基础油和从石油中提取出的基础油对比会发现,天然气合成基础油看起来透明无色,其它基础油是偏黄的。最干净的基础油配上优越的添加剂,低速早燃问题引刃而解。
新机油抗磨损性能也大幅提高,为什么要强调抗磨损呢?因为越来越多的车配备了发动机自动启停功能,发动机熄火后机油泵便停止工作,于是曲轴和轴瓦之间的油膜便没了,频繁启动实际上会导致轴瓦磨损。
除了轴瓦外,发动机还很多部位需要润滑,比如气门挺住。壳牌想到了一个奇妙的方法,那就是抗磨层,即使油膜消失,机油仍会在金属表面留下抗磨层,这道抗磨层具有自我修复功能,因此可以有效应对频繁启停。当然壳牌也在国内进行了严苛测试,测试车经过10万次起停后,拆解发动机检查测量,内部几乎没有磨损。
现在的发动机升功率很高,气缸压力和温度也随之提高,高温容易导致机油氧化,为了检验新机油的耐久性和保护性能,壳牌在国内对单车进行了20万公里道路测试,每两万公里更换一次机油,其中测试过程还包括城市工况,发动机拆解后证明,这款机油对气门挺住、涡轮轴承、正时链条、以及轴瓦保护相当好。
在20万公里测试中,壳牌还特意对车辆动力性能进行测试,使用新机油的试验车,20万公里后加速性能只比新车慢了0.1秒,几乎与新车没有差别。这也说明,新机油灰份很少,不然GPF堵塞一定会导致排气背压升高。
教授总结
壳牌SP标准机油将会在明年1月份左右上市,这可能是明年能买到的最好的机油之一,新机油对低速早燃、机油氧化以及零部件抗磨损有很大帮助,相信这款机油上市后,发动机厂商可以放开手来调教发动机,用户也能更放心体验增压引擎提供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