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月初的时候曾经有这么一条新闻:江淮旗下一款小型纯电动新车正式投产,其搭载的不是我们熟知的三元锂电池或是磷酸铁锂电池,而是一种名为纳电池的东西。在那条新闻过后,也陆陆续续有一些新车宣布搭载了纳电池。
你可能会有点纳闷,这纳电池到底是什么东西?难道是什么先进的黑科技么?以后会不会有越来越多车搭载纳电池?这种电池的装车,对以后的纯电动车会有些什么影响?
所谓的纳电池,其实和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一样,这个纳指的是纳金属,这是一种应用在电池正极上的金属物。其实纳这种金属用在电池上,并非最好的选项,纳金属用作电池的正极有几个问题,最明显的问题在于纳金属本身的特性导致电子嵌套率不高,说人话就是,纳电池能“藏”的电子数量,是要少于磷酸铁锂的,更遑论和三元材料比了。
电子嵌套率不高带来的问题就是影响电芯能量密度,换句话说同样尺寸的电芯,纳电池的电池容量是低于磷酸铁锂电芯的。所以说白了,为什么大家现在只在那些纯电小型车上看到纳电池,根本原因就在于那些体型更大的,对电池能量要求更高的车来说,纳电池的能量密度太低了,完全没法保障它们的电能存储要求。
那为什么现在纳电池会这么火?说白了其实就是便宜。大家要知道一个事实,在车用动力电池领域,纳电池现在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磷酸铁锂电池,这两种电池当初都是靠低成本立身的。那么纳电池有多便宜呢?根据电池行业人士透露的消息,当碳酸锂材料在整个2023年上半年还处于相对高位运行的时候,纳材料相比之下有极大的边际成本优势。
但这里有个问题,整个2023年到2024年初,碳酸锂的价格是呈现暴跌趋势的。2023年初,电池级碳酸锂报价50万元一吨,而到了2024年1月初,同样规格的碳酸锂材料报价10万元一吨。目前在碳酸锂材料的报价下,纳材料相对碳酸锂有着12%的边际成本优势。但如果碳酸锂材料的价格持续下滑的话,碳酸锂报价到了5万元一吨的时候,纳材料的边际成本优势就只剩5%。如果碳酸锂材料价格再继续往下走,纳材料的价格优势就会荡然无存。
但钠离子电池现阶段最严重的问题---能量密度过低的问题,这个几乎无法解决。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信息时,争取在3-5年内,把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到如今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水平。换句话说在电池至关重要的能量密度这个指标上,现在的纳电池只相当于3-5年前的磷酸铁锂电池的水平。
这是啥意思呢?意思是一个同样大小的电池包,在如今的技术水平下,用磷酸铁锂可以做到65度,但用纳金属,只能做到40度左右。换做你是用户,你愿意接受一台续航“一夜回到解放前”,从现在的600公里续航级别,突然回落到350-400公里出头水平的纯电动车么?
因此现阶段,几乎所有车企都只会把纳电池应用在自家旗下一些小型纯电动车上。能量密度过低,加上碳酸锂材料价格不断下滑,这两个因素是摆在纳电池面前最大的问题。在我们看来,就目前整个车市的内卷状态,我们很难认为,先天存在能量密度过低缺陷的纳电池,能动摇现在的电池产业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