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位朋友和小编聊到了爆胎的话题,诉说他行驶在高速时所见到由爆胎引起的一些事故和一些自身经历;倾听完后真为他捏了把冷汗,感叹一句,行车不易、且行且小心。
而据不完全统计,高速公路42%的意外交通事故是由高速爆胎而造成的,而时速在160公里以上发生高速爆胎死亡率接近100%。
高速爆胎已成为高速公路交通意外事故的“头号杀手”,其中,爆胎后驾驶员无法及时作出反映是爆胎演变成交通事故惨剧的根本原因。
然而导致爆胎的原因一般都有哪些呢?
一、轮胎气压过低或者过高
一些驾驶员在夏季因为害怕“爆胎”,往往在充气时降低标准,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
因为轮胎气压过低,胎面与地面摩擦增加,滚动阻力上升,造成胎体温度急剧升高,胎面橡胶变软,老化速度加快,引起胎体局部脱层和胎面磨损加剧。在这种情况下,就很有可能发生爆胎。
同时,也有一些驾驶员在充气时喜欢超过轮胎的标准气压,孰不知这样做加快了轮胎的磨损速度,从而加大了爆胎的可能性。
因为胎压过高,胎体帘线张力增大,使帘线的疲劳过程加快,特别是在过量充气又超载超速行驶时,更增加了帘线的内应力,胎温快速上升,橡胶老化速度加快,从而引发爆胎。
二、轮胎安装错误
1、车轮不平衡。有的驾驶员在更换轮胎时,没有对所要更换的备胎进行动平衡试验就直接使用,如果换上的是不平衡的车轮,特别是在10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行驶中,由车轮的不平衡引起的磨损非常剧烈,最终导致爆胎。
2、前轮定位不当。汽车前轮是起转向作用的,一旦前轮发生爆胎,汽车将会失去转向能力,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有些驾驶员在更换前轮轮胎时,对车轮的外倾角和前束没有准确定位,这样在行驶时,就容易引发爆胎。
三、轮胎缺乏必要维护
经常在外面跑的朋友应该有留意到一种情况,凡是一些经验比较老道的司机,特别是一些大货司机,他们会不定时的检查车胎的状况。
例如;在跑长途的途中,到了加油站或者是休息区,他们会下意识的查看一下车胎状况,一旦发现轮胎有问题他们会尽快做出相应处理,这是他们长期开车以来形成的一种职业习惯。由此可见,轮胎的一些必要维护是很重要的。
然而,有些驾驶员会忘记了对汽车的经常性维护,不对轮胎进行换位和保养,这样轮胎就会出现磨损不均的现象,容易形成薄弱处,导致爆胎。此外,如果不及时清除夹在轮胎花纹内的石子,也会加快轮胎的磨损速度,导致爆胎。
这时就有车主问了:那么如果在行驶途中突然爆胎了该怎么办呢?
小编答:绝对不能惊慌,一旦慌了会出事,尤其是在高速上会特别危险。爆胎之后,双手紧握方向盘,仍可控制汽车。在注意后面车辆的同时,缓慢制动并驶离主干道。爆胎后切勿紧急制动,以免因制动力不均而使车辆甩尾或翻车。
如果是后面的轮胎爆裂,汽车的尾部就会摇摆不定、颠簸不已。只要驾驶者保持镇定,以双手紧握方向盘,通常都可以使汽车保持直线行驶。
此外,最好反复一下一下地踩踏制动踏板,这样可以把汽车的重心前移,使完好的前轮胎受力,减轻爆裂后轮胎所承受的压力。记住,不要过分用力踩制动踏板。
如果爆裂的是前面的轮胎,会严重影响驾驶者对方向盘的控制。遇到这种情形,应该尽可能轻踩制动踏板,以免车头部分承受太大的压力,甚至导致轮胎脱离轮圈。还要用双手稳握方向盘,这样在汽车大幅度偏左或偏右行驶时,还可以立刻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