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评论

不想车买回去就托底?买车时务必注意这项

01-09 10938 黄鸿威  
前言

现在SUV越来越火,许多人买SUV首先要考虑的是空间是否足够大,然后有点越野需求的会看看四驱系统强大否。但有个基础数据也很重要,那就是最小离地间隙。


这个数据在以前是有规定的,大概在150到160mm之间,只不过现在取消了这个规定。



其实最小离地间隙这个数据可以造成很多连锁反应,太小的话会影响车辆的通过性,面对一些烂路与坑洼路面时,容易刮底。但是,太大的话,也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提高了重心,削弱了操控性。



一般来说,轿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在120mm左右,而SUV则可以去到180mm左右。但这也不是金科玉律。例如斯巴鲁力狮的最小离地间隙可去到150mm,而本田CR-V最小离地间隙只有137mm。车辆的最低点多出现在悬架的位置上。



现在注明的最小离地间隙都是空载情况下,这个数据其实并不能很好地反应真实情况。因为汽车都是要载人载物的,当满载时,最小离地间隙肯定会有变化,这其中的猫腻就大了。



例如A车空载时的最小离地间隙为210mm,而B车则为200mm。乍一看,A车的通过性要比B车好多了。但A车配了一套软得像沙发一样的悬架,在满载时,最小离地间隙直降到180mm。而B车用的是一套调得很硬的悬架,满载时,最小离地间隙只是降到190mm。可以看到,此时B车的最小离地间隙反而要大于A车10mm。所以悬架的软硬也是影响离地间隙的一个关键因素。



最小离地间隙如果下降得较为明显,那影响就老大了。首当其冲就是接近角和离去角。接近角一般是前保险杠与车轮所引切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而离去角也是同样的道理。说人话就是,接近角决定车子可以上多陡的坡,而离去角则反映车子能下多大角度的坡,超过这个角度都会刮到车子的底盘。



不少接近角较低的车主,在从地下车库出来时都会有磕到前唇的经历,每磕一次,心里都像在滴血。因此,他们很多都会给车辆装上橡胶唇边这种东西。其实,这玩意在某宝上就几十块钱而已,买回来剪好相应的尺寸贴上去就好,方便实用。



如果是磕到底盘的话,有不少车主就会想装个底盘装甲,可这玩意并不是随便能装的。一种是高科技的粘附性沥青涂层,喷上去就好,这种对安全性影响不大。而另一种则是装个护板上底盘,这种就需要特别注意了。因为当车辆发生正面碰撞时,外加的护板极有可能会影响发动机的沉降,从而侵入到车厢内,对驾驶员的腿部带来难以预估的伤害。因此这种改装,编者我是不推荐大家去做的。




编者总结

从上文可以看到,最小离地间隙较小,影响到接近角与离去角,导致车辆经常磕底盘,车主因此被迫装上底盘护板,最终在事故发生时,无法得到更好的保护。总的来说,这个微小的数据值得我们好好关注,避免引起连锁反应。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_^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