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评论

合资车减配是个坑?教授告诉你减配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01-30 11321 许源莘  


一直以来进口车型进入国内市场,似乎总是和原进口车型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差别,这种差别不仅仅体现在外观的变化上,内在的一些配置以及技术亮点同样存在减配的现象。




难怪不少网友老是谈笑风生,国产意味着坑爹的开始,宁可花大钱买进口车也别选合资车。国内上市的合资车都要进行减配,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矩。这样的做法不仅让消费者倍感迷茫,就是教授在汽车行业摸爬滚打好几十年也似乎在五里雾中难以说清。



减配的背后是什么动机


明知减配是国内消费者最痛恨的行为,为何仍然这么多车企愿意铤而走险呢?主要原因还是外方对于国内市场的差异化定价策略,一方面要保留更多的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则要为进口车让步、在顾及这两方面的同时还要谋取最大的利益空间。



这就不难解释为何进口车国产都要减配一些高端的配置,并且动力系统哪怕技术不变在国产之后也要稍微得下降些马力,为的就是给进口车让位。倘若将技术原封不动的国产化那进口车还卖给谁?


减配的重灾区在哪?


对于同品牌中国版车型在国产后为了取悦消费者往往在汽车表面上的豪华感做文章



而在消费者看不见的地方却采取“双重标准”。这种做法在国内已经屡见不鲜了,在我们去4s店进行短暂试驾往往只会被看到的豪华装备吸引而忽略了减配的地方。


那么车厂都爱在哪些地方下文章呢?
1
主动安全配置


在美版车型上几乎所有车型都被强制标配ESP车身稳定程序,而因为中国没有硬性规定所以部分车型在国产之后都会把这一配置去除掉。另外像是胎压监测、倒车影像、安全气囊等同样也是减配的重灾区。



而在我们去购车时询问为何国外标配的配置国产后就消失不见的时候,一些跨国高企则会反复强调这些配置实质是高端配置,往往是二三十万的高配车才会有这些配置的,并且声称在日常使用中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配置。


2
后防撞梁


说到后防撞梁的减配我想是很多网友在选购爱车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即使知道有这一减配行为也不以为然。殊不知后防撞梁实质是可是汽车里的大件,用于减轻车辆受碰撞,并可吸能的装置,尽可能减少冲击力对车身纵梁的危害,保护车辆及乘客安全。



而有些厂商为了节省成本往往会将防撞梁直接换成泡沫或是去掉,这对于车辆的被动安全可是极大的影响,在碰撞中造成较大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一减配行为消费者们不得不防。


3
悬挂形式



悬挂是影响行驶品质最直接的因素,任何告诉你扭力梁只要调校得好不比独立悬挂差的都是耍流氓,毕竟物理的特性决定了扭力梁的行驶稳定性必然不如同等调校的独立悬挂。



再说了扭力梁最突出的优势是减少对车辆内部空间的侵占,但这对于减配独立悬挂将其换成扭力梁的车型并没有什么卵用,空间少了,性能也没达到预期,对于普通消费者是双输。还要看着隔壁地区的独立悬挂高尔夫,这心里难受啊。。。


那么对待减配行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以上几个点都是车企们喜欢在汽车上简配的一些配置,如果有以上配置的缺失网友们在购车时可要谨慎购买。但凡是都有两面性,对于一些高科技配置减配或是大排量发动机在国产后的缺失,换之而来的更优惠的价格,这样的减配还是能够接受的。


毕竟像是一些ACC自适应巡航、分层燃烧、全液晶仪表等配置哪怕缺失也不会对我们的行车安全造成影响,但却可以让我们的购车成本大幅减少。

【总结】所以在我们去选购车辆时一定要分清楚减配的类型,若是减配对于行车安全相关的配置则不建议选购,若是减配一些可有可无的享受配置换之而来更低的价格还是可以考虑的。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文文
2017-01-30
配置在好自身的安全意识也要高度重视,飞机的安全性能那么好还不照样年年掉下来
以笏之剑
2017-01-30
就是喜欢教授的真诚,走~咱俩喝一杯去/憨笑
辛建
2017-01-30
教授今天真早啊!大过年的都不休息!为你点个大大的赞\(≧▽≦)/!!!
我的唯一
2017-01-30
教授,把那些减配的车型都写出来,让大家都知道
2017-01-30
没那么多配置,也没那么容易坏,哈哈,是不是这样的??教授?
代正杰
2017-01-30
关于扭力梁的描述,叫兽问过法系车木有?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