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常见的悬挂系统所用的弹簧以圈状弹簧为最常见,原因是轻易制作,性能效率高,价格低廉。在传统弹簧,吸震筒式的避震设计上,弹簧扮演支持车身以及吸收不平路面和其他施力对轮胎所造成的冲击,这其中包括加速,减速,刹车,转弯等对弹簧造成的施力。更重要的是在震动的消除过程中要保持轮胎与路面的持续接触,维持车子的循迹性。而如何改善持续接触性则是改装校调的首要考虑。
弹簧本身根据制造的材料也会有软硬之分。改装时如使用太硬的弹簧,碰到不平的路面时会另车子弹起,轮胎与地面间失往摩擦力;而假如使用太软的弹簧,则会很轻易被压缩,令避震器的行程用尽,转弯时轻易失往循迹性。所以选择弹簧时要看使用的路面而定:越平坦的路面则可以使用越硬的弹簧,而越颠簸的路面则要使用较软但行程够长的弹簧。
保持轮胎的贴地性对操控有决定性的影响我们需要硬的弹簧设定,来保持贴地性。在遇到越颠簸的路面我们需要越软的弹簧设定。要同时达成这两个目的,使用具有复合弹力系数的(非线性弹簧),也就是一般所谓的渐进式弹簧,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渐进式弹簧能随着弹簧的压缩而增加弹力系数,在设计和制造上都有相当的困难度。行经颠簸路面时,弹力系数就会增加维持车身稳定。而最初的弹力系数较软则用来提高行经颠簸路面时轮胎贴地性。渐渐变硬的弹簧可避免悬挂或弹簧出现坐底的情况。这能容许使用高度比原来低的弹簧,用以降低车身重心,并且在行经颠簸路面时维持最低而且最短悬挂行程,不致发生坐底的情况。
最后,K值是一个判定弹簧的参数。弹性K值就是指弹簧弹性的系数,单位为kgf/m,K数越大,弹簧压缩时储备的能量也就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