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吧(Tower bar),全称为塔顶平衡杆,又可以分为前顶吧和后顶吧两种,分别安装在发动机舱和车尾箱里面,所以车身其他位置的平衡杆不在这次的讨论话题之内。
前顶吧的作用是增强发动机舱的刚度,过弯时的车身侧倾减弱,并且可以得到比原来更加精准的转向精度。原因何在?小编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现在的汽车大多使用承载式车身,基本上汽车行驶过程中大部分的受力都由车身来承担,所以车身必须要有比较好的韧性来承受各种冲击力和扭力。
当在左转弯的时候,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内轮会被拉伸,外轮被压缩。一般原厂的悬挂都做得比较软(即系减震器阻尼值小,不能缓慢阻力的传播速度,减震弹簧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阻力),此时的的车身就会在弹簧的影响下起伏不平,且要产生侧倾来抵消掉剩下的外力。这样驾驶员就很难判断车身的侧倾程度,对转向造成一定的影响。若果装上了前顶吧,前顶吧由于是稳固在塔顶上,在车身发生侧倾时外力还会传递给顶吧,顶吧发生扭曲形变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来撑住发动机舱,使其拥有较强的刚度,抵消一部分车身侧倾对转向精确有一定的帮助。
如果顶吧真的那么好,价格也不贵,为什么原厂车不装一个,反而要后期改装的时候自己加呢?
原厂车没经过太多的底盘和操控改装的话,顶吧不见得能表现出多好的效果。常常听到不少加装了顶吧的车友说自己的车安装了顶吧,路感明显比以前好了。可是当你问他怎么个好法?是多余的震动没了,还是车身更硬了?却回答不出。
因为原厂避震配上顶吧,在避震受力没超过范围的时候,顶吧就像是放在发动机舱里的一根普通金属杆,上面的受力非常小。除非车辆走上比较极端的路况时,这个顶吧才会给你带来前轮紧紧的拉扯感,而这样的路况,估计大部分人一辈子都很难走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