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评论

IIHS碰撞测试 宝马仅及格林肯获差评

10-13 11082 角色测试  

近日,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针对2014款林肯MKS、2014款宝马5系、2014款英菲尼迪Q70进行了一轮小重叠面碰撞测试,在测试中,车辆将以64km/h的车速进行25%小重叠面正面撞击。


最后根据车身结构/乘员舱的形变程度、假人受伤害程度以及假人的位移范围/约束程度三方面的评价结果给出一个综合的总成绩,并分为四个等级,分别是“Good(优秀)”、“Acceptable(良好)”、“Marginal(及格)”以及“Poor(差)”。 现在我们就来看下这三台分别来自美系、欧系和日系的表现:


2014款林肯MKS

在受到撞击后,林肯MKS的A柱产生了较大的弯曲,同时车轮也向后挤压至门框处,乘员舱空间的保持不算很完整。

撞击导致林肯MKS的乘员舱空间被严重侵蚀:铰链柱上部侵蚀距离多达29cm,下部25cm;转向柱在撞击之后朝向驾驶员向后移动了13cm。此外,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留给乘员逃生的出口面积也明显减少。

IIHS经过对现场以及假人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表明这次撞击中,假人的左膝和左小腿极有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

在撞击发生之初,假人的头部几乎没有正面接触到安全气囊,同时侧安全气囊也没有足够的保护头部的侧面与外部物体的接触。

从最终的成绩单我们可以看到,2014款林肯MKS的综合成绩为“Poor”差的成绩,除了头颈和胸部取得优秀成绩外,小腿及脚部,车身结构良好、臀部保护效果为差。


2014款宝马5系

在受到撞击后,宝马5系的A柱并没有产生了明显的弯曲,不过车轮向后挤压至门框处,乘员舱空间的保持还算比较完整。

碰撞结束后,通过观察车身结构可以发现,宝马5系的纵梁、发动机舱盖受到巨大冲击力后,发生明显变形,吸收了撞击能量。同时乘员舱部分受损并不严重,保证了假人的生存空间。

由于车轮向后挤压至门框处,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变形,所以假人的左小腿极有可能受到严重的伤害,而且即便有膝部气囊,假人左腿膝部也还是有受伤的可能。

虽然转向柱在撞击之后朝向驾驶员向后移动了8cm,但在撞击的一瞬间假人头部能够与正面安全气囊发生很好的接触,同时侧帘式安全气囊也能很好的保护假人头部的侧面,避免了与外部物体的接触。

从最终的成绩单我们可以看到,2014款宝马5系取得了“Marginal”及格的成绩,除了小腿及脚部不及格外,车身结构及格、头颈、胸、大腿、臀部、保护效果全部优秀。


2014款英菲尼迪Q70

在受到撞击后,英菲尼迪Q70的A柱并没有产生了明显的弯曲,不过车轮向后挤压至门框处,乘员舱空间的保持还算比较完整。

撞击并没有导致英菲尼迪Q70的乘员舱空间被严重侵蚀:铰链柱的下部有15cm的侵蚀距离,门槛也有朝向驾驶员横向移动了13cm。但是乘员舱受损并不严重,也保证了假人的生存空间。

从撞击后的图中可以看到,虽然英菲尼迪Q70并没有配备膝部气囊,但是也并没有对假人的膝部、腿部造成有很严重的伤害,这可能得益于吸能吧。

在撞击的一瞬间,假人头部还是能够被正面安全气囊很好的保护,同时侧帘式安全气囊也能很好的保护假人头部的侧面,很好的避免了假人头部的受伤。

从最终的成绩单我们可以看到,2014款英菲尼迪Q70取得了“Good”优秀的成绩,车身结构、头颈、胸、大腿、臀部、小腿及脚部保护效果全部优秀。


总结:


从这次的碰撞成绩中,一直以来美系、德系在我们的印象里都是皮实、安全,可是碰撞成绩却不如印象中的皮薄、不安全的日本车。作为美系车的林肯MKS甚至多项评分表现都差强人意,这也反映出平常我们认为皮厚并不是衡量行车安全的重要指标,真正对行车安全起作用的不是蒙皮而是车架和结构。


无论你爱车如命还是急着买车,都推荐你添加玩车教授的公众号:“gzwcjs”,我们每天都会推送最新的实用汽车资讯,不停输送车迷们的精神食粮,来加入我们吧。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_^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