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从根本上就是追求速度的机器,放眼全球汽车市场,性能从来都是汽车爱好者的最终追求,改装到1000匹马力的GT-R,1000匹马力的EVO的案例比比皆是。拥有大马力的同时,运动化的底盘也是必不可少, 作为名爵的“性能担当”7.1s的零百加速,同时驾驶表现十分运动,进入中国以来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热捧,让中国消费者也感受到名爵对于运动车的理解。
名爵6是名爵品牌的“性能担当”,名爵6的发动机当然引人瞩目,代号为15E4E的发动机,得益于名爵的调校功力,名爵6上搭载的15E4E展现出不错的性能数据,手动挡性能版车型6.61秒的加速成绩比以运动著称的思域和福克斯都要快。
名爵6的外观融合了英国传统设计底蕴和东方思维的新思路,相比前几年的MG车型,名爵6代表着名爵新时代的开端。
全新名爵6是基于MG E-MOTION概念车所打造的首款量产车型,官方定位是四门掀背轿跑,车头通过线条的刻画,呈现出向前俯冲的姿态,而且车头富有张力,显得整车很宽,而实际上,名爵6也是这个级别中最宽的车型之一。
车头最显眼的地方就是中网,名为“星辉骑盾格栅”,好像点点星光围在名爵标志的周围,与奔驰的星光中网有异曲同工之妙。前扰流板使用柔光的电镀材质,相比传统的高光镀铬更显档次,品质感上也更胜一筹。
大灯是整个车头的点睛之笔,设计灵感来源于伦敦眼在泰晤士河的倒影,光源上使用全投射式的全LED技术,并且具备IHC智能远近光功能。灯带渐进式的转向灯也是符合潮流的设计之一。
车侧线条很有传统英国轿车的味道,偏后的视觉中心营造出很强的运动感,溜背的设计加上C柱处适当的提升,有利于实用性。
翼子板两侧的镀铬饰条加上PERFORMANCE的标识,寓意名爵6的运动特性。
时下流行用于凸显运动风的大轮圈也在名爵6上出现,18寸大双色轮圈配合是普利司通泰然者T005系列225/45 R18轮胎在各种条件下有不错的表现。
C柱根据不同配置和风格的差异,分为Premium豪华和Trophy旗舰荣耀两个系列的车型。
饱满的尾部造型丰满,耐看,和车头相呼应,尾部微微上翘的鸭尾设计,增强整车的运动感。
尾灯使用全LED光源,灯带式的设计符合时下潮流。
掀背的尾门设计继承自上代名爵6,更大的后备箱开口更加方便日常的使用,而且能够轻松放入大件行李。
打开车门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斜条纹皮革包裹的手肘位置,扶手的位置则使用双层皮革+红色缝线工艺设计。
红黑相间的座椅为车内带来不错的运动气氛,Trophy车型还会配备金属踏板,前排两侧座椅均提供通风功能,对于南方的用户十分友好。
名爵6在中控台的设计上使用环绕式的设计,并且在这基础上稍稍偏向驾驶员一侧,是注重驾驶的取向。
名爵6在用料上也很考究,碳纤维饰板加上包边的皮革无论是在视觉效果上还是摸起来都很有档次感,在凸显运动风的同时没有忘记细节。
平底的方向盘手感不错,红色缝线和打孔工艺在运动的同时带有不错的品质感。Trophy车型还带随方向盘而动的拨片。
仪表板的设计以简约为主,两侧机械式仪表加上中央大尺寸的液晶仪表,并且液晶仪表能够显示导航信息,非常实用。
名爵6将搭载2.0版本的斑马智行系统,不仅界面有所优化,系统流畅度和大数据导航等方面都有大幅度提升,同时支持安卓和苹果手机互联。斑马智行2.0系统在语音操控方面也有明显进步,并且能够理解简单的语句,并推荐出相应的操作,例如乘客说“我饿了”,系统会推荐附近的餐馆。另外系统还能分清主副驾的语音,针对不同的乘客作出对应的操作,智能化程度很高。
经过改良的物理按键布局,旋钮用于调节音量,空调也有独立的按键,在开车时操作要比触屏来得方便而且力回馈感受好,不再需要低头看,增加行车安全。
中控台下方的12V电源和2个USB充电口,满足前排乘客各种用电需求。
名爵6的杯架除了有一个可以滑动的盖帘以外,侧方带有两个卡槽,功能分区明确。
名爵6使用1.5T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69Ps/5500rpm,最大扭矩250N*m/1700-4300rpm,配合7速变速箱,在动力水平上与国际接轨,使用各种高新技术使得名爵6在燃油经济性上和性能上有一个不错的平衡。
底盘悬架方面,名爵6使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的悬架结构,根据版本不同,高性能版还采用短弹簧的设计。为了彰显运动化的定位,名爵6有三种不同排气版本,排气声浪各有不同,Trophy版的声浪会比中低配车型相对运动一点。
在实际驾驶中,用D挡起步时动力输出平顺,在低负荷工况下变速箱一般在2000rpm左右就会升挡,将发动机维持在低转速的状态,改善燃油经济性。
在城市道路中,1.5T发动机的出力特性很好地展现出来,在城市车流中穿梭游刃有余,如果切换到S挡,变速箱会比D挡低1-2个挡位,动力来得更凶猛。在100km/h高速行驶时,发动机仍然有不错的动力储备,在高速超车时不会感到吃力。
悬架方面,名爵6调校得比较均衡,遇到较大坑洼的路况时,悬架处理得比较干脆,在左右变线时底盘又有很好的韧性,能够提供不错的支撑性。
1.5T (15E4E)属于蓝芯系列发动机中SGE系列的产品,同在一个系列中的发动机还有1.0T三缸和1.4T四缸两个版本。
根据公布的产品规划显示,SGE和排量更大的MGE将在2018年前更新至第二代,全新的发动机将引入阿特金森/米勒循环工作模式,同时在燃烧控制和降低阻力方面进行优化。
作为一台前置前驱车型,横置发动机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名爵6的发动机包括缸体,缸盖,气门室盖等使用铝合金材质,在重量上相比铸铁有明显的优势,重量仅为115KG。名爵6的发动机使用正置布局,排气在前,进气在后,虽然裸露的涡轮能够增加散热效率,但是在日常检修的时候需要注意。
集成式水冷的排气缸盖拥有比传统的分离式设计有更优秀的热管理表现和更加紧凑的结构。
名爵6的气缸直径74mm,行程86.6mm,压缩比为10.5:1,官方公布热效率为37.5%,处于市面上主流水平。
在小排量发动机中,使用中置喷油嘴技术的不多,中置喷油嘴相比侧置更容易实现分层燃烧,同时减少湿壁的情况发生,但发动机各部件的布局就成为了难题。
中置喷油嘴对于部件的布置造成困难,而且结构难以做得紧凑,在后期维护保养的时候相对麻烦。
名爵6的喷油嘴使用6孔设计,喷油压力为200Bar。
为了和喷油嘴配合,活塞顶部设计成有个凹陷,对于油气混合有一定帮助作用。
活塞上的抗磨涂层是目前普遍的应用。
气缸壁使用铸铁缸套,虽然在轻量化等方面与镀层技术有所差距,优势在于成本控制上。
涡轮增压器是小排量发动机实现高性能的最主要部件,名爵6使用的涡轮由上海菱重(MHI)提供,在1500rpm即可实现发动机80%的最大扭矩输出。
废气侧的旁通阀由电子控制,开关时机相对于机械式来说更加精确。
名爵6的15E4E发动机配备双气门正时可调功能,通过油压控制,最大60°调节发动机凸轮的相位可以让气门的开闭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变化,提高进排气效率,降低油耗,增强性能;此外,未来量产的第二代1.5T发动机还将增加气门升程技术,进一步提升发动机低扭。
15E4E使用齿形正时链条,优势在于免维护,比传统套筒链条静音性更好。
冷却系统的主要特点在于小隔板的设计,这个小隔板位于水泵进入缸套时的入口,能够将冷却液分别引流至气缸两侧,使得两侧气缸有更均匀的冷却效果。
15E4E使用连续可调机油泵,这种机油泵能够降低发动机损耗,在高负载时又能够提供足够的机油冷却发动机,在NEDC工况测试下,能够节省2%的燃油。
在曲轴设计上15E4E比较保守,使用8个配重块,目前市面上越来越多曲轴都将配重块降低至4个,对于轻量化和旋转惯量都有不少帮助。
英式西装下的运动健将
各种先进技术加持的15E4E在性能上有不俗的表现,运动化的底盘使得名爵6不仅仅是虚有一身蛮力的肌肉男。在环保方面提升容易,后来推出的第二代发动机搭载可变气门升程等技术,在性能和节能方面都值得我们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