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八代凯美瑞,以下这些关键词你可能听过好几个:
这台推到重来的车,不管平台、底盘、动力还是设计都是全新的,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上市一个月了,今天我终于有机会驾驶它,并且跟大家分享给我最大感受的两个亮点和一个核心。
第八代凯美瑞比起上一代车型,车高-25mm,车宽+15mm,车长+35mm,轴距+50mm,发动机罩高度-40mm。没错,整台车尺寸变得扁平,让设计师可以在年轻、个性的运动风格上大展拳脚,让实际视觉看起来很低趴。于是,也就有了这一台看起来不太凯美瑞的凯美瑞。我个人觉得这样的操作是有风险的,起码,目前我听到的关于设计的风评是五五开。
不过还好,这种变化并没有牺牲凯美瑞一直讲求的实用性,例如在C柱的设计上,它用的是一般家用车的设计来保留头部空间,却又加入了一条溜背的线条来增加美感,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同时,尺寸调整以及发动机舱零件的低位安装,也让整车重心降低了20mm,并且往后移动了一点,靠近前车门把手的位置,有利于优化前后配重。
自然地,车内的坐姿也会变得更低,此时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视野受阻,就像一些轿跑或者跑车那样,不太好判断车头位置。不用担心,它的发动机罩高度也降低了,坐姿变低并不会影响到视野。
低坐姿能够让驾驶员有更加好的驾驶感受,因为更贴地了、晃动自然就没有那么明显。
除了低重心之外,还有一个东西提升了操控性能,那便是前后悬挂的优化。第八代凯美瑞用的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和后多连杆独立悬挂,两者都有巧妙之处。
前悬挂上,它的侧倾力臂缩短了10mm,并且安装得更加平直和低矮,于是,整个重心也都会降低,滚动中心也下降了。带来了一个直接的好处,抗侧倾能力更强!
后悬挂方面,第七代凯美瑞用的是双叉臂,双叉臂由于结构相对稳定,侧倾刚性好。而多连杆悬挂,由于可以设置多几条的连杆,调校精准之余也有利于舒适性。于是乎,第八代凯美瑞将这两种悬挂结构整合在一起,造出了既舒适、又能抗侧倾的后悬挂。
加上转向系统和减振系统的优化,还有更低的重心,第八代凯美瑞在操控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提升。
你以为这台车会变得很运动、能激烈驾驶了吗?并不是的,我认为它依然追求舒适性,抗侧倾能力的提升只是让车身晃动幅度更小而已!
于是乎,当我驾驶凯美瑞的时候,它很舒适,而且悬挂在处理震动上更加自然,转向的时候也更加沉稳自在。然而,整个车身和悬挂依然让人提不起激情,这种沉闷,可能还和它的动力有关。
第八代凯美瑞我认为第二个最大的特点是动力。
2.5L发动机为全新开发的2.5L Dynamic Force Engine直列四缸发动机,用了VVT-iE智能电动可变气门正时系统,D-4S双喷射系统直喷引擎,快速燃烧技术,无极变压机油泵和激光熔覆气门等技术,达到一个很直接的效果——40%热效率!
它的最大功率154kW(209PS),最大扭矩250Nm。匹配全新Direct Shift–8AT变速箱,搭载多片式锁止离合器,可实现接近全域锁止,让变速来得更加快速直接。
这两个动力数字其实都不算小了,然而,这台凯美瑞并没有很强的动力感受。先说一个数字,百公里加速9s,这对于一台2.5L发动机的车来说真的不怎么样,现在很多中型车都是7s、8s的水平。而实际驾驶上也如此,它几乎就是没有加速感受,几乎没有!这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但对于凯美瑞来说,却是很自然的一个事情。它追求的不是突兀的加速感受,而是舒适、平顺,日常驾驶你几乎感受不到太明显的机械感受,就是一切都好像那么平淡的感觉,我们从它的整条0-100km/h加速曲线就可以看到,竟是如此的平直,很多车都是难以做到的。
图片来自汽车之家
在我看来,这样的动力调校是有风险的,我曾经看过一个调研,消费者对动力的追求是越来越高,所以,这样的动力表现很可能会让它不那么讨好消费者。不过自然,还是会有追求舒适性的用户对此要求不高的。
那么,这么高的热效率用在了哪个地方?
我认为是用在了省油上。
它的40%热效率并不是噱头,配合这台变速箱,让它在日常使用的不少区域都可以踏足40%热效率。所以,我们要看另外一个数字:百公里油耗6L!没错,一台中型车,油耗只有6L!
我上面的分析和驾驶感受,每每到了最后都会有一个反转。
没错,这很丰田,也很凯美瑞,这就是第八代凯美瑞,均衡理念贯穿其中。甚至感觉有些精神分裂,明明看起来很特别,但却依然很家用;明明优化了操控性能,但却更多是用来提升舒适性;明明热效率很高,但却没有什么加速感受。
果然,一切都还是为实用、舒适服务!
所以,这样的第八代凯美瑞依然没有什么明显的个性,大部分人都不会马上爱上它……
……
……
只会慢慢喜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