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部分消费者买车的时候,都害怕会被销售所忽悠,怕买到库存车或者事故车,而有些消费者则在纠结要不要买库存车。那么怎样的车才能叫库存车?库存车到底能不能买?对于想图大幅度优惠的消费者,有些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什么是库存车?
所谓的库存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这是汽车销售行业内的一个专有名词。自主品牌和国内生产的合资车出厂以后超过三个月还没有销售出去就可以称为库存车,进口车型则为六个月以上。
如何分辨库存车呢?
总的来说,4S店的库存车数量并不多,因为大多数经销商都有自己的经营计划,会在变成库存车之前处理掉,但是有些经销商不会跟消费者说这是库存车。对于消费者而言,如何分辨是不是库存车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汽车的铭牌,一般在副驾驶车门下部。车辆铭牌是标明车辆基本特征的标牌,主要包括厂牌、型号、发动机功率、总质量、载质量或载客人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及厂名等。
如果实在是不想看,那就在购车合同上要求表明车辆的出厂时间为三个月以内,这样也能方便维权。
库存车能不能买?
库存车最大的好处就是便宜,买同样的一款车型,你分分钟能省掉好几万块。有很多人又说库存车的质量太差、陷阱太多,即使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也不敢轻易下手。当然,有不少经销商是比较负责任的,会对库存车有一定的保护措施,即使库存超过一年,车况也能保持很好。对于库存车,如果能满足以下的三种情况,还是可以考虑购买的。
一、优惠足够大,一般一年左右的库存车会比新车优惠10%-30%。因为库存时间较长的车,会有各种各样的部件提前的消耗甚至需要更换,如果优惠幅度不如折旧费用,那还不如不买。值得一提的,有些库存车是旧款,而新款车型增加了不少配置,要综合考虑优惠是不是足够大。
二、车况较好,有些库存车只有几个月,车况一般较好。另外,库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年,超过2年的库存车,内部电子元件比较容易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不推荐购买。
三、非事故车,有不少新车由于环境问题,很容易就会变成了泡水车,这种情况同样不推荐购买。
买了需要注意什么?
虽然库存车也是新车,但车放久了不开容易坏,没卖出去的库存车也是如此。一台车整备下线车内部已经有了充足的各类润滑油液,电瓶等容易消耗的物件,库存车长期放置在仓库里,容易造成的是电瓶亏电、机油变质、天窗,门框,轮胎以及刹车片等橡胶件的老化,车漆在长时间暴晒下容易造成漆面损害,这些地方都是需要特别注意和检查的。如果出现机油变质,那就应该立马更换,可以多申请一次免费的保养。
教授总结:对于库存车并不能以偏概全,杜绝盲目跟风,只听一面之辞就决定买或不买。如果要购买,一定要到正规4S店购买,由于停放时间较长可与4S店协商更换机油,以及一些车身小瑕疵等细节问题一定要与4S店沟通好,并将其写进合同,如出现问题,也能合法的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