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消费者买车是为了应付通勤,平常也多是在城市中使用。他们认为5座车型已够用,用不着选7座车型。况且7座车型利用率低下,还得2年一审。因此,消费者购车时基本都是优先考虑5座车型。
可生活难免存在许多窘境:刚好遇上6人出行却只有5个座位时。尤其是逢年过节,一家老小齐齐出动,5座明显不够看,乡下车辆超员的现象可不少见。想弄个7座,却需2年一审,麻烦。且7座车型多采用2+2+3或2+3+2的座椅布局,难以兼顾到乘坐空间与储物空间。
这时,6座车型就凸显出了优势:不需2年一审;乘坐空间有保证;空间可灵活多变。有优势为何销量感人?原因在于此类车型较少,导致消费者购车观念中只有5座与7座车型。少并不代表没有,以下6座之选为您奉上。
推荐车型:CVT豪华版 6座
本田不单在技术研发上特立独行,有时对于车型的设计也是标新立异,譬如歌诗图与杰德。有5/6座可选的杰德,难以单纯以轿车或MPV去定义它。出自A级轿车平台,形态与操控感受与轿车无异,可空间与座椅布局又偏向于MPV。就好比有一颗轿车的心,却干着MPV该干的事。第三排座椅虽像个“小板凳”,可坐人并不憋屈,且放倒后的空间也是相当充裕。
抛却MPV的束缚,杰德身上仍有不少优点。出自轿车平台令其拥有原汁原味的轿车特性,因此驾驶感受相较MPV轻松得多。1.5T+CVT以及1.8L+平行轴5AT的动力匹配算是优秀,辅以别致个性的外观,较易讨好有操控追求的消费者。只是,在底盘回馈、乘坐舒适性以及隔音降噪表现方面,杰德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推荐车型:自动舒雅版 6座
途安混迹于MPV市场多年,始终是不温不火,反倒是别克GL6后来者居上。原因之一约莫是颜值不够;方方正正的造型与微面颇似,呆头呆脑的模样难以吊起消费者胃口。原因之二便是定价过高;入门售价快去到16万,可配置普及度却十分“大众”,套路式的玩法让人不得不选择更高的配置,大众对自家的品牌号召力未免也太有信心了。
现款途安L仅有一款1.4T+7速DSG的动力总成也着实太过单一。当然,大众对于“T+G”的组合早已玩的炉火纯青,可靠性与平顺度自不必担心。此外,也正因方正的车身造型,车内的空间蔚为可观,6座的布局使乘客能第二排从容地进入第三排,免去了放倒第二排的繁琐。只是坐垫长度偏短,靠背角度过陡,长期待在第三排并不好受。
推荐车型:四驱豪华版 6座
宝沃一词易令人联想至:宝马沃尔沃或宝时捷沃尔沃。品牌发布之初大肆鼓吹豪门背景,重振豪门雄风,扬言要挤入“BBBA”之流,宝沃的野心不可谓不小。只是花500万欧元买来的一个停了几十年的德国牌子,何来德系技术、德系品质?与其抓住部分国人崇洋媚外的心理来宣传德系身份,怎当初不直接在德国首发以此塑造全球品牌形象呢?
当然,洋味十足的logo、沉稳大气的外观,好一副豪华品牌的派势。用料考究的内饰以及颇具“德味”的底盘质感,很难让人想到这是一款国产车。福田自家发动机与爱信6AT匹配度不错,只是油耗表现不算理想。中型车身尺寸显得6座相当鸡肋,但聊胜于无;四驱系统应付一般“烂路”无大碍,复杂路况可要小心。
推荐车型:380TSI四驱豪华版 6座
途昂可谓是大众MQB模块化平台的极致,其并非是一款全球化产品,而是一款专注于北美市场与中国市场的中大型SUV,两地消费者对“大”情有独钟,因而大众也毫不吝啬地拉皮加宽。魁梧礴然的身躯犹如一只公路猛犸,在路上可与公交司机平起平坐;威风凛凛的气势比起同门兄长途锐有过之而无不及。
得益于庞大的车身尺寸,即便在6座满员的情况下后备厢装载表现也可圈可点(6座车型在购车时向4S店提出选装6座即可)。只是途昂本质上是一个将紧凑型平台全面拉伸之后的产物,因而底盘缺乏一股该价位应有厚重质感亦不足为奇。此外,搭载的城市四驱系统能应付一般复杂路况,至于翻山越岭,那就不是它该干的事了。
“二胎政策”的深入推行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起码教授身边响应政策号召的亲戚朋友并不多见。可即便如此,也不影响车企利用这一机遇推出多座位车型。正所谓生产决定消费,多座位车型虽非主流车型,可依旧会有人买单,譬如那些原本家庭成员数量就较多的消费者。因此,对于对座位数量有刚需的消费者而言,相较于7座车型,选择空间可灵活多变、6年可免检的6座车型显然更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