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评论

MQB只是个开始 MEB平台才是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重头戏

06-21 14028 张崴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并不年轻了,自2012年投产以来至今已经六年,作为一汽大众华南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建厂之初就以“全球一流水平”为目标。教授实际上对这里并不陌生,之前每有出自一汽大众佛山工厂的新品上市,教授总能来体验一次“全球第一个满足MQB生产标准”“大众集团最先进的”工厂,这里对教授是一个熟悉的地方,一个不年轻的工厂,这次教授又受邀参加“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数字化之旅——走进一汽-大众佛山工厂”,这次又能带来什么新的惊喜?



“多产品共线”的威力

目前,一汽大众佛山工厂要负责七款车的生产——探歌,高尔夫系列(含GTI,R-line,嘉旅共四款),奥迪A3(三厢/两厢)。未来还有一款奥迪Q2将在此生产。目前佛山二期工程也基本建成,其未来将成为大众全新领域产品的生产基地。这边我们先按下不表,就教授之前提到的七款产品,佛山工厂真正厉害的一点在于:将这七款车实现了共线生产,并且保证了60s的生产节拍。多种产品混在一起,随便哪个出问题都会导致生产线停台,同时佛山生产线还要负责新产品的小批量试生产,也会拖慢生产节拍,所以在不断增加生产线产品的前提下还能维持原有的生产节拍,已经是效率提升的体现。这也要求生产线必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多产品的混线生产,对生产线上的员工和机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品质和效率兼得,这本身就是一种技术的体现,坊间传闻去年一汽大众给员工发了25个月年终奖,那可不么,在高效率的背后是看不到的努力。同时混线生产,也需要更稳定的供应链支持。佛山工厂总装车间主要采用两种管理模式,JIT准时化供货和超市看板供货,其中准时化供货顾名思义就是当需要装车的时候才供货,只能提前3小时接收到订单,这些零件都是对应整车所需配置一对一进行生产的,并且大部分都是座椅、保险杠这些大件,无法建立大批量库存,精准的供应链供应使得多产品混线生产成为可能。


“完美工厂”背后是完美的员工

教授在参观生产线时,正巧碰上一名员工休息,随意聊了两句,其中有一句让教授印象深刻“从我们进入工厂开始,比起工作,更多时间要用来学习”。大众佛山工厂想要成为一家“完美工厂”,需要的不是是熟练的员工,还需要拥有学习能力,不断完善自身技能的员工。



上图是一套佛山工厂内部对新能源汽车维修及电池装配操作的VR培训系统,在工程师的介绍下,我们了解到目前厂内职工都已逐渐过渡到了使用VR软件学习生产线实操技术的阶段,现阶段开发的VR技术学习软件已经能够做到极高的仿真程度,这样一来就极大节省了材料与空间,降低了培训成本。同时这种新颖的模式对于新员工的接受程度更高,也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理论教学。



在自动化集成培训室中,通过对车模的全自动化生产流程的数据化编程学习,使新员工能够充分熟悉生产线上机器人的脚本运行模式,最终以能够及时发现与排查问题作为目标进行培训。大众内部调查得知,生产线中70%以上的故障停机都不是涉及机器人逻辑上的大问题,如果基层员工能够有一定的排障能力,可以减少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去前线处理所消耗的时间,变相提高生产效率。想要整个工厂达到生产上的“完美”,需要的是对每一位员工细节上的培养。


车间技术工艺对生产的影响

在一汽大众工厂的焊装/冲压车间内,自动化率已经达到了90%,对于这类重体力,高精度的工种,交给机器人在成本/品质/效率上比传统人工的意义要大得多,同时在对焊装车间的参观中,教授还注意到了一个特别之处:在工厂的生产线上方还有一排悬挂在半空中的运输线。这种独特的布局方式能够大大节省生产空间与成本,也是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所特有的一种生产结构。在工厂的智能化建设方面,焊装车间的智能库房通过大数据赋能与自主学习,补库、出库等一系列操作都转变为了自动化模式,管理者们也能够利用数据分析提出更好的管理策略,以提高生产节拍的效率。



接下来到总装车间,总装涉及到的零件数量和种类都是最多的,同时一般也是一个生产线人员最集中的地方,鉴于目前技术,在多种类的复杂工序中,人还是难以被机器替代。但总装线对人机工程学的要求是最高的,如果劳动负荷过大,员工疲劳速度加快,实际上就是生产线的效率降低。教授首先参观了装载轮胎的过程,在可升降的电动自行吊具组成的生产线上,轮胎由机械与工人合力组装完成。在可升降的电动自行吊具组成的生产线两侧,工人们负责将座椅、中控台设备手动安装至车身上。而车门的分装则采用了可分离式组合吊具以及电动可升降滑橇等先进设备。辅助机械臂的大量应用,最大程度降低对员工体力的损耗。



在底盘分装线模块,我们终于可以清楚地近距离一睹大众最新的横置发动机模块化平台“MQB”的风采了。底盘托盘模块化的设置使得不同MQB车型可以共用统一的基础框架,再根据车型的不同将不同的前轴、中部与后轴模块组合在基础框架上,从而实现柔性化生产。作为全球首家满足MQB模块化的工厂,在全球的大众工厂中,你也只有在佛山工厂内才能看到奥迪与高尔夫并线生产的景象。



一汽大众佛山工厂与工业4.0   

并不是说,一个工厂的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节拍效率高,就证明这个工厂进入了工业4.0。这更多的是指贯穿整个工厂运营和产品生产中的全数字化,之前教授提到的VR员工培训,人工智能物流管理,这才是数字化和工业4.0相互映衬的逻辑关系。



大众集团海兹曼教授认为:“”数字化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工程的规划以及工业设施规划,和相应的流程管理中。生产环节中数字化能让整个生产环节更灵活,互联互通,与相应的供应商网络连接。“”举个例子,未来客户订购大众品牌的产品时,可对产品中的各个细节进行量身定制,同时实时得到自己产品在工厂生产流程中的回馈,提高客户在生产环节中的参与感,实现买车全流程的透明化。



在大众集团的理解中,“工业 4.0”是一个非常整合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下,包括了数字化进程和人工智能,而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融入了大众汽车集团日常业务运营的方方面面,工业4.0中有包含了生产4.0,生产4.0可以贯穿到设计以及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一款完美产品的出炉,从研发初期就要快人一步。


MEB平台与佛山二期工厂

上面说的都只是教授对佛山工厂的一些见闻,接下来这条消息才是赋予了佛山工厂未来更大的意义。

目前一汽大众佛山MEB项目已获批准,即将进入项目施工阶段,整个建设周期为:2018年6月20日至2019年12月31日,随后投产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家族车型,预计2020年推出。



作为大众专为纯电动车打造的模块化生产平台,MEB平台的特点包含了:环绕电池而造,围绕电池组进行布局,电池组、电机等核心组件均设定固定的位置和模式。电池整体嵌入车底,车轴模块和传动系统模块相隔较远,使车辆具有较长的轴距和较短的前后悬,可推出包括轿车、MPV、SUV 甚至轻型客车等不同类型产品。而这一切,未来都将落户佛山。



除了传统的整车生产,还有配套的电池工厂,MEB平台根据车型配置的不同,可以使用不同容量的电池,未来在MEB平台上诞生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达到400-600公里,同时支持15-30分钟内充满80%电量的高性能快充。根据大众此前对于新能源产品方面的规划来看,在2020年之前,大众的新能源产品主要来自于现有的MQB平台进行打造;从2020年开始到2022年期间,大众会有8款MEB平台车型进行本土化生产,同时还有3款进口的MEB平台新车引入。首款实现国产的I.D.家族车型将是基于I.D概念车打造,新车定位为一款跨界轿跑SUV车型。另外,大众集团预测到2025年每年在中国会销售出65万辆电动车。在MEB平台的支持下,一汽大众佛山工厂未来还将更进一步。


教授总结:

有了MQB和MEB平台的支持后,作为一汽-大众在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一张名片,佛山工厂不仅承载着打造大众标杆完美工厂的重担,也将在未来一汽-大众冲击300万年产能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未来五年的大众新品背后,佛山工厂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还没有人评论,赶紧抢个沙发 ^_^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