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世界杯,法国队成了足球宠儿。但与足球不同的是,绝大部分法系车型在国内却混得不太好,甚至可以用凉凉来形容。
雷诺,作为百年汽车品牌之一,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誉。由于较大的保有量,在欧洲大街上时常能够看到其身影。但来到蒸蒸日上的国内时,作为法系车型代表之一,销量相比其他车企,显得格外“小众”。
雷诺在国内的现状
雷诺在普遍的印象中,总有一层小众但烂漫的神秘面纱。从创立至今,已有120年的历史。其中,不得不提到其赛车基因,在一些汽车重要赛事中,也时常见到雷诺的踪影。雷诺方程式2000,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方程式赛车,正是有了法国雷诺集团的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在今年F1中国站中,红牛车队卡里多最终夺冠,而赛车正是引用了雷诺的引擎。
早在前些年,雷诺就已经在国内销售,只不过当时基于进口的身份。根据厂商的战略计划,一般都会通过依靠在华企业来进一步巩固地位。但雷诺的步伐相对比较缓慢些,在2013年,雷诺汽车和东风汽车正式签订东风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合资经营合同。在2016年,推出的第一款国产车型便是科雷傲,紧随着科雷嘉第二款车型。其中,两者相差时间仅为26个月。
销量最能说明问题,在雷诺近期官方公布的数据中,雷诺2018年上半年在华销量为37,892台,同比增长仅为1%。而雷诺集团在全球销量增长达9.8%之多,两者的增长趋势不太吻合,况且国内市场发展趋势较为猛烈。值得一提的是,包括金杯与华颂品牌在内,其在欧洲属于第二大汽车品牌集团。
雷诺除了与东风进行合资生产,还与华晨金杯有些关系。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雷诺与金杯签订合作框架合作协议。近期,有消息传出,华晨雷诺的首款车型为中型SUV车型,新车将搭载两款发动机,更多的是汲取了金杯的新的家族设计风格。该款车型的面世,是否能够让雷诺在华销量有些质的变化呢?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给雷诺带来怎样的改变?
早在1999年,雷诺与日产就达成联盟。其中,两者采用价差持股的方式,不存在上下级的关系。两者在技术层面、资源分配、产品市场、成本节约等方面,如何求同存异等方面问题,是各大联盟之间最为重要的一方面。
联盟的优势之一,便是共享平台的运用。平台化生产,由于有着缩短研发周期及降低成本等优势,一度受到各大车企的青睐。科雷傲与奇骏,都是在CMF同平台之下的产品。但鉴于两者的品牌消费者口碑差别,科雷傲的整体表现稍微能达到及格线,但未能有奇骏同样出色的表现。
2016年,三菱正式加入雷诺日产联盟,该联盟成为为数不多的“超级制造商”联盟,在三菱加入不久,该联盟就在去年将丰田汽车集团成功超越,位居第二。随着三菱的加入之后,共享成本更是大大降低。据有关数据显示,在2017年,该联盟成本节约费用高达57亿美元,大大降低了原材料采购费用及人力资源重复率。联盟之间的协同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加明显。
品牌战略及新车规划
国内汽车市场正在蓬勃发展,雷诺汽车深刻认识到这巨大的市场蛋糕,但在华表现却与全球表现不太吻合。在此种情况下,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今年年初,雷诺汽车就提出了2022年战略目标,欲到2022年,推出21款车型,完成40万辆的销售目标。其中,在这21款车型中,包括了8款纯电动车型及12款混合动力车型。新车聚焦新能源的战略,也体现了其对国内新能源发展的契机的领悟。
除了产品阵营的丰富之外,雷诺汽车还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基于智能化需求,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化的汽车新体验。
2018年,恰逢雷诺品牌创立120周年时间。早些年入华,并没有起到品牌奠定的作用。具有百年品牌的法系品牌,在华进程及表现也要相对缓慢些。但在雷诺日产三菱超级联盟下, 2022战略目标显示了其在华的决心。随着时间的加深,联盟的协同效应也更明显。40万的销量目标完成与否,还得交给消费者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