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有的人答案是动力,有的是操控,也有的人会回答空间。但在买车过程中,你会发现销售服务是最大的影响因素。在此,教授就不得不说一次陪朋友购车的过程了。
朋友想要一13万落地的家用车,在去到某4S店后,一名女销售得知我们刚看完“带T”的竞品以后,竟然一通“过时理论”贬低对手,诸如涡轮增压不耐用、涡轮增压是试验品等等,以及“大功率是鸡肋的,日常行驶你能用到多少马力”,试图改变朋友购车心智甚至是争论。朋友叹了一口气,然后直接走出4S店,向教授表示“还真当我是新手没开过车没上过网啊,不诚信还要态度差”。随后又到了某4S店,又一销售“昧心”表示其2650+mm轴距车型比某2700mm车型后排空间更大。结果就是,朋友选择了另外一竞争产品,原因仅仅是该4S店服务更佳。
所以说销售满意度是购车的重要影响因素,近日著名商务咨询机构J.D.POWER就发布了《2018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该研究中的消费者整体满意度指数由购车客户指数和战败客户指数构成,销售满意度的计算采用1,000分制。该研究基于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期间71个城市购买新车的24,625 名车主的反馈。
对于豪华品牌细分市场
豪华市场排名变化基本不大,奥迪已经连续6年成为“消费者最满意品牌”,作为一流阵营BBA其中的一员,奥迪就如其母公司大众一样深谙国人消费者心理,意识到销售环节的重要性,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
紧跟其后的有保时捷、凯迪拉克等品牌,凯迪拉克以及路虎在国产以后更需要注重销售环节的监管,这是能否打响品牌的关键之处。
关于主流品牌市场
主流品牌数量之多,竞争也相对激烈,并且主流品牌在满足度下限中会显得更低,这其中包括两点:主流品牌销量更大,4s店销售难以顾及所有潜在消费者选购体验;主流品牌4S店建成、运营预算更低,在娱乐、休闲服务上并不能做到豪华品牌层次。
不过这并不影响其上限值,只要愿意就能做到好成绩,例如长安福特、北京现代等品牌,是主流品牌中难得取得五星评级的品牌。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大环境下,更高满意度的销售反而是独特优势所在,是区别于车辆产品以外的竞争优势。对于销售环节,无论是厂家亦或是4S店这类市场终端,都必须要有销售也是服务一环的意识,切勿让销售环节拖累产品。
行业总体满意度相对上年提升11分为651分,不过中国品牌表现未达到行业平均值,总体表现为629分,仅仅比上年提升2分。这让教授想起香港一由刘德华主导的公益广告,“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行的”。所以劝导各中国品牌们,抓产品的同时抓服务满意度,否则即使产品实力相同,消费者们还是愿意去选择服务更好的合资品牌。
研究中那些关于购车的内容
该研究更是指出了“主要拒绝原因”,其中包括了“销售不专业”、“销售不完全诚实”、“怠慢客人”、“粗鲁/不礼貌对待客人”,这表示中国消费者反感不专业、不诚实以及不专注的经销商。
在销售环节中,最容易让消费者“踩雷”的是金融服务,而是经销商们盈利的主要构成,这种关系下就容易产生矛盾。而绝大多数购车客户对汽车金融服务是不甚了解的,有38%用户仅仅是“知道”,有33%用户则是“不怎么了解”,仅仅是9%用户有具体了解。
教授有话要说
汽车并不是“一锤子买卖”,销售以及售后服务是影响销量的主要因素,不过就市场而言,教授认为我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制造商与经销商依然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关的,这种关系下必定会影响到产品销量。制造商专注于产品研发而忽略经销商,经销商的不专业、不专注,以及购车用户服务意识的提高,作为汽车行业的一大矛盾存在已久,谁若是能真正解决这矛盾,谁就是在同质化竞争中取得胜利的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