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运动中型车在华兴起,要追溯到2009年。马自达睿翼、蒙迪欧致胜、别克君威以及本田思铂睿等纷纷高举运动大旗,寻觅追求驾控真理的志同道合者。
十年过去了,都混得咋样?阿特兹极力维护着足够养活自己的用户群体;第四代蒙迪欧老而弥坚,苦等横置8AT换代再战;新别克君威势头正猛,高性能GS版、Avenir豪华版乃至穿越火线联名版;思铂睿则无人问津,前途堪忧。
发展至今,这个当初不被看好的蓝海市场如今凭用户量为己正名,甚至被凯美瑞、雅阁等后来者染得通红,更别提换代在即、急盼入局的天籁。应验了广东那句老话:瘦田无人耕,耕开人人争。
群龙怎能无首?当今运动中型车市场亟待一款现象级车型立下标准,君威GS实力拔群却因市场反响不尽理想注定难当大任。于是乎,第三代全新大众CC跃跃欲试。
外观造型
全新一代CC将魅·动美学设计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极具前瞻性的前脸设计在前不久上市的T-Roc上 得以重温.
带随动转向功能的豹眼大灯炯炯有神,直瀑式引擎盖、U型前脸和沉积岩式进气格栅相得益彰。
刀劈斧凿的地平线式腰线如同艺术品般精致,大量平直线条直来直往,丝毫没有矫揉造作,无框车门敞开,显得宽大瓷实。
微微上翘的尾部带来无法压抑的张扬,兢兢业业地梳理着紊乱的气流,视觉效果意义远超其所能提供的下压力。
要知道,这还是建立在没有R-Line运动套件加持下所输出的视觉效果,银耳朵、19英寸大轮辋、双出排气布局等悉数在列。假若后期推出R-Line版本又能祭出怎样的差异化?值得期待。
配色方面,从实车来看,黑色俨然一同宗同源的迈腾,银色更像是在向出自MLB Evo平台的大哥辉昂致敬,而黄色才是新CC应有的正确姿势。
(黑色,迈腾即视感)
内饰配置
敞开车门,映入眼帘的是泾渭分明、简洁熟悉的内饰布局,熟悉的布局中糅合进不熟悉的元素,似曾相似却欲言又止。
碳纤维内饰面版、平底方向盘、铝合金踏板以及黄色缝纫线等运动元素的引入,不难看出是大众有意为之,只为与迈腾等MQB同平台车型形成差异。
平心而论,相比同价位的奥迪车型,新CC无论在做工用料、装配工艺还是细节处理和隔音降噪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整体表现并无槽点。
各种走心的细节更是为人机工程学环节加分,诸如引擎盖引擎盖行人保护、自适应巡航、大灯清洗装置、座椅按摩/通风/加热等,不一而足。
可编程能力强、显示效果细腻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大屏提供优良效果,360度全景影像角度丰富、可玩性高,辅以自动泊车功能即便女司机也不为停车发愁。
驾驶辅助系统中的旁车提醒功能并未像常规车型那般植入至后视镜内,而是采用醒目的LED灯单元以作提醒,一眼明了、不显鸡肋。
此外,副驾驶手套箱内设空调出风口更有如暖男上身,实际意义不大,却在细节深得人心。车机反应速度和语音控制系统表现一般,但瑕不掩瑜。
动力总成
动力组合方面,EA888 2.0TSI发动机+DQ380 七速湿式双离合未表现出足够革新度,或许出于对CC高端轿跑定位的考虑,大众在调校方面表现出了喜人的差异化。
220Ps、350N·m,或许你早已通过大众俗套的参数了解到CC的实力到哪,但它每次出拳发力却是不遗余力地拼命,一台感官感受胜过账面参数的车型。
动力输出分水岭明显,低转速时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绵柔、收敛,拔高转速、涡轮介入后又显得残暴、激进,虽则引擎声浪撩人,但两面性过强。
所幸油门踏板响应标定出色,易于控制,表现出一台豪华中型车应有的沉稳,静若处子;油门到底、激活降挡机制后,动如脱兔。
需要指出的是,废气涡轮起床气较重,日常驾驶总给人先深呼吸憋劲后再发力奔跑的感觉。大脚油门起步,车辆跑出一段距离后前轮打滑声才姗姗来迟,表明涡轮介入的一刹动力输出突破了前轮胎的抓地力。
同级拔群的动力、匹配完善度极高的变速箱,整体动态表现与轿跑奥迪A5颇为趋同,假若没有豪华品牌情结,新CC将会是更理性的选择。
底盘悬挂
配备的DCC可调阻尼悬架仿如称职的老管家,用它的严谨有条不絮地照料着你的出行,经过路面接缝、细小坑洼时,底盘对抛跳的抑制处理到位。
稍显遗憾的是,减振末端略显生硬,面对较大起伏、减速带时,后段抛跳幅度较预期要高。
操控表现
紧致的底盘回馈时刻提醒着驾驶者它的德系血统,在高速行驶时紧急、连续变线和急速攻弯时依旧能维持良好的车身姿态。
方向盘指向精准,车头响应迅捷,车尾循迹性喜人,过弯走线漂亮一度给教授以四驱车的错觉。
随动的激情满溢,一度让教授忘记其前置前驱的机械布局。直至80km/h攻弯伴随的响胎声和推头现象的不期而至,才不情愿地松开油门,刹车罢休。
一踩就有的渐进式刹车脚感依旧是熟悉德味,踏板脚杆不难把控,释放力度线性,即便是初次驾驶的“陌生人”亦不觉生涩。
集欧洲金方向盘奖、E-CNAP五星殊荣于一身的全新大众CC,26-32万元预售价表明其谋求往上发展的决心,能否将高关注度转化为喜人销量?时间会告诉我们。
但能肯定的是,八月底上市的它,定必是冲击豪华三厢市场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