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装行业有句话叫:“一低遮百丑,一高毁所有”。只要是个颜值控,就喜欢大轮毂薄轮胎,最好是LOW低车身,轮胎与轮拱的距离保持在3至2指为佳。只要对轮胎或者悬架进行改动,那么势必会影响四轮定位,四轮定位虽然只是调节悬架上的几个小参数,但是它决定了一辆车驾驶感受。
驾驶感受最容易体现在方向盘上,方向盘传递给驾驶员的信息非常多,大家经常会听到一些专门评价转向的词,比如这辆车转向旷量大、这辆车转向力矩随速增益、这辆车方向盘打手、这辆车方向盘转向响应差、这辆车弯道指向精准等等,而这些都与四轮定位相关联。然而随便找个维修店都能改四轮定位,如果技术人员不够专业设备精度不够,一辆豪车开起来和普通轿车并没有什么两样。四轮定位真有这么神奇?不如先了解一下四轮定位是什么!
主销后倾
主销后倾指的是转向主销相对与地面垂直线往后倾斜角度,也就是从车身侧面看悬架往后的倾斜角度。主销后期是为了让车轮产生回正力矩,在高速行驶时使方向盘回正保持直线行驶,后倾角与车轮接地点的距离称作后倾拖距,拖距越长回正力矩越大,较大的后倾角可以让轮胎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左右侧车轮的后倾角必须一致,否则车辆会向后倾角较大的一侧跑偏。很多车跑偏怎么调前束都解决不了,就是因为后倾角不一致。
主销内倾
主销内倾就是从正面看转向主销往内倾斜的角度,内倾也有控制方向盘回正力矩的功能,只是在速度较低时比较明显,内倾角与轮胎中心点的距离称作内倾偏距,偏距大回正力矩越大,大家常说的方向盘打手就是因为内倾角过大。
主销内倾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路面传递的作用力防止方向盘失控,另外它还具有减少转向力和转向滚动角的作用。
前束
前束角是指俯视车轮时车轮前后中心点的距离,如果车轮前侧中心点距离小于后侧就是正前束,反之就是负前束。前束角对转向手感影响非常大,正前束可以增加转向响应,就是大家常说的方向盘紧绷灵活。正前束也可以提升车辆直线行驶能力,但过大会导致轮胎偏磨增加行驶阻力。
车轮外倾
从车轮正面看,轮胎下侧距离高于上侧叫负外倾,反之就是正外倾。负外倾角可以提高车轮弯道抓地力,由于负外倾车轮并未与地面垂直,所以直线时车轮接地面积小,因此会影响车轮加速和刹车性能。
LOW低车身把车轮调成夸张的负外倾,这种极端改装车越来越多,虽然也是负外倾,但是这种做法不仅提升不了性能反倒会严重降低车轮抓地力,这类改装除了外观独特别无其它优势。
即使是专为赛道打造的赛车,外倾角都只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像宝马3系这样讲究操控的车型,外倾角也只有负0.9度,所以并不是说外倾角越大性能越好。正外倾角很少有车辆使用,因为会降低车轮抓地力而且会导致车身过于灵敏。
总结
原厂在设计四轮定位数据时都是经过反复测试以及利弊权衡下设定的,改动四轮定位数据就意味着改变一辆车驾驶风格,如果不是专门下赛道,那么原厂的设定一般是最好的。虽说百改降为先,但是你也要知道改装最高境界就是改回原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