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变化速度超过很多车企的想象,“一车救主”或是“全线崩盘”的舞台上总会换上不同的主角。但在这其中,有一个很特殊的品牌,它进入中国很早,但至今不国产;它的产品有独到竞争力,但价格总不那么美丽;在广东地区,我们更喜欢叫它“凌志”——雷克萨斯,一样的豪华,不一样的温度。
上图是日本雷克萨斯九州工厂的一名普通员工,他的工作是用肉眼识别车漆喷涂上细微的颜色差别。也许到这里有人就要开喷了:现在有激光校色仪,人眼能放心吗?讲道理,笔者也无法反驳你。笔者特意去问了一下这种“看”有什么讲究,“十五年,这是我的工作。”很简单的回答,但就从这一句,我觉得比笔者以前参观工厂听习惯的高科技技术都要有力。制造业的核心一定是人,笔者想起电影《一代宗师》里的一句话:“功夫是什么?就是时间。” 真正的成功,是从最不起眼、最基本的反复练习开始,才能打好最坚实的基本功。雷克萨斯······应该说日本文化中的“匠”就是这么理解,从这点展开来说,就能更好理解雷克萨斯与很多传统豪华品牌不同的行事风格。
这次参观雷克萨斯九州工厂,我并不想将视点放在那些高精尖的技术上,那些普通的员工,就是用他们的手和眼,构建出一辆辆高品质的雷克萨斯,也是他们,构建了丰田引以为豪的“自働化”,在这个工业流水线的时代,大量的手工技艺只能是奢求,但从雷克萨斯的产品上,你也许能感受到一些“不一样的温度”。能够参加这次雷克萨斯匠心之旅,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这些工厂的员工,原来用一辈子做一件事,很伟大。
丰田成立于1991年的九州工厂,由宫田、苅田和小仓三个工厂构成,是丰田在本土的第二大生产基地,主要负责雷克萨斯CT、ES、RX、NX系列产品的生产。目前除日本本土外,九州工厂还向包括北美、亚洲、欧洲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雷克萨斯车型。我们从资料上了解到,全日本丰田有16家工厂,但仅有两家工厂获得了资质认可,可以作为雷克萨斯的生产基地,其中一家便是九州工厂。为了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九州工厂目前正在实施新的开发计划,而基于长期积累的专有生产技术优势,九州工厂未来能够成为覆盖从研发到生产环节的全方位汽车制造厂。
上图为一辆ES“辉匠”版车型,全球仅此一辆,在内饰上,它融合了来自九州辖区范围内7个县市的博多织等9种不同的传统手工艺。笔者并不是要表现其用料的精致,而是从这辆产品中体现雷克萨斯一种对“匠”的尊重,材料总能有更好的,但其背后的匠心是不可复制的。
有心则匠,雷克萨斯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全隐藏了机械钥匙孔的车门把手,它花去一位设计师和其团队三年的时间,只为在保证完美外形的同时,也能让左手和右手都感受到完美的抓握体验;置身静谧的车内,触手可及的每一块Shimamoku乌木面板都需要38天67道工序打造;全球独创的激光雕刻工艺,将金与木相生相克的材质幻化出迷人的艺术性质感,每台雷克萨斯RX上激光雕刻面板的纹理都独一无二。质检线上的工人即便戴着手套也要立刻察觉到哪怕是零点几毫米极其细微的缝隙……这一段不是笔者想要吹捧什么,只能说我们张口即来的“豪华”,设计者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是值得尊重的。
这是小朋友玩的折纸?这是九州工厂内每位进行内饰拼装的员工在每日上岗前要做的测试,只有在90秒内完成最终的效果,才能证明你今日的心态适合进行这些精密的组装工作。“人”一直是雷克萨斯生产中的重要部分,在手工艺上的传承才是雷克萨斯豪华感的灵魂,谁都知道,现在靠机器便可以稳定、精确完成装配工作,“匠“”与其说是工作,更像一种文化。“匠”已演变成一种文化,是一种毫不妥协、追求完美的理念。真正的匠心不会因时光而褪色,它始终与时代前行,这才是“匠心”历久弥新的真谛。
很多人也知道,汽车上的手工技艺,宾利/劳斯莱斯这样的超豪华品牌很有话语权,它们采用的某些工艺,可以说全球只有数十名工匠能够胜任,高昂的价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带来的生产效率的低下和高昂的维保成本。那么在秉承“匠心”的雷克萨斯这里,它对于工作成果和工作效率之间有一套独特的看法。
“造物即育人”——是九州工厂用人观的核心,雷克萨斯新员工在入厂后的十年间,均为刻苦训练的时期,并需要完成10次左右的专业课程,从而提高实用技能并完成公司内部学习。随后,再接受领导职务特殊培训。在这些资历基本达成之后,员工将按照制度来逐步提升。想要成为被雷克萨斯所认可的“匠”,需要拥有至少15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并通过20多个等级的层层考试。最后经其他员工一致认可,工龄和技术也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可被称之为“匠”。
在这样的考核标准下,最后的结果就是能与机器媲美的“摸车识漆”“听音补焊”大师。同时在一层层的考核中,每位员工既是师傅又是学徒,都成为了雷克萨斯“匠心”承上启下的一环。
雷克萨斯的工厂就一定和其它车企大有不同吗?也不一定,但当我看到生产线员工对产品的那种专注神情的时候,我知道了我们口中雷克萨斯的品质感从何而来。自2000年起,雷克萨斯九州工厂已五次获得J.D.Power全球工厂品质“白金大奖”(2000/2001/2011/2016/2017年),并从2009年至今,排名一直保在前5名。在这些成绩背后,是雷克萨斯对于“匠文化”的坚守。
造车只是日式“匠心”的一种体现方式,离开雷克萨斯九州工厂后,笔者还参观了传统的日式京扇制造,京扇在日本平安时代是贵族的象征,它不仅仅在夏天用于扇凉,还运用在礼仪,能剧,舞蹈,茶道和花道等传统技艺中;是一种集礼仪和赠答,交流的工具。一把简单的折扇,包含了日本人对于精致工艺的不懈追求。
精致的京扇会在扇面上装饰金银箔,莳绘,织绣,尤其以白檀,桧木为扇骨的京扇子更是极品。与团扇不同,京扇子的特点在于其可以折叠成较小的形状,这完全仰仗于制作师傅的精湛技艺。京扇子的制作分工细腻,需要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制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扇骨的组装作业、贴纸绘画作业、以及最后将两面对合粘贴的作业。都是完全的手工活,要的就是一个细致。让每把京扇都能成为艺术品,这也是一种“匠心”。
笔者这次与雷克萨斯的日本之行,短短几天信息量巨大,九州工厂、品牌体验店、众多美好精细的工艺体验----能不能用简单一句话描述其精髓?哦,对了!我想起了雷克萨斯内部的业务宝典——《服务就要做到极致》,没错!就是这两个字“极致”!有了极致才有之后的匠心。
“人+坚持”,二者缺一,也就没有之后的“匠”,以时间塑造品质,品质决定品牌。别的笔者不敢下结论,但在雷克萨斯这里,就是一双双匠人之手构建了品质,品质出细节,细节显匠心。传统的匠心+时代的革新,造就一个有温度的雷克萨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