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风无疑是日产旗下最成功的新能源车型,初代车型初登市场的火爆局面至今仍历历在目,服役8年全球销量已破34万辆、欧洲电动车销量冠军宝座的常客、2016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冠军,辉煌的战绩证明了聆风的成功。
而在2018年的9月25日,与聆风采用相同的纯电平台、底盘、三点系统打造的轩逸纯电正式上市,新车官方指导价为24.30-25.40万(此价格并无太多实际意义),重点是补贴后15.90-16.60万的售价,仅比燃油版的顶配车型多出了4500元。究竟多花这4500元去购买一辆纯电动的轩逸值不值得呢?或许看完此文你就会找到答案。
新车共推2款配置,低配Or高配,丰俭由人,绝对是选择困难症患者的福音。
新车外观传承了燃油版中庸的务实家用形象,而从聆风上移植而来的前脸又彰显出新能源车独有的科技感。二者交融,可谓相得益彰。
内饰风格上和外观走的是相同路线,以燃油版的居家风为基底,再从部分细节处(平底方向盘、电子排挡杆、空调控制区)突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身份。
由于底盘布置了电池组,拉近了地台与顶部之间的距离,头部的空间的被压缩在所难免,而且中央隆起过高,即便是配备了三个头枕,中间乘员的乘坐体验仍难言顺心,幸好日产标志性的“沙发”座椅犹在,后备箱的容积与燃油版保持一致,为狭窄的内部空间挽尊不少。
新车装载的是曾被沃德十佳发动机代号为TZ200XS5UR的永磁同步驱动电动机,百公里综合电耗仅为13.8kWh,最大扭矩为254N·m;而搭载由宁德时代提供的三元锂电池组,容量为38kWh,工信部续航里程为338km与同级别的比亚迪秦新能源(最大400km)、北汽新能源EU系列(最大460km)、帝豪新能源(最大400km)相比明显处于下风。
而在驾驶层面,电池组侵食了头部空间不假,但同时也为底盘注入了燃油版缺失的扎实感,行驶过程中体感可知的皆是满满的品质感;共设有正常挡(D挡)和能量回收增强档(B档)两种挡位,后者基于续航里程最大化的理念,当你松开加速踏板,旋即开启能量回收模式产生的强大拉拽感需要些许时间来适应;由于采用了多种隔音,吸音,降噪的材质再辅以电动机天生的静谧的特性,在多种工况下其车厢内的噪音控制已经和天籁处于同一水平线。
新车还提供贴心的3年保值回购和超长品质承诺服务,打消了消费者对于电动车保值率下降太快的忧虑。
无论是纯电还是燃油,白色始终都是和轩逸最搭调的色号。
作为一款合资纯电动紧凑型车的低配配置,智领版已经是交足功课了。补贴后15.90万的售价提供了ESP、上坡辅助、牵引力控制等基础安全设备(燃油版的低配车型三者全无),此外还有倒车视频影像、多功能方向盘、前排座椅加热、8英寸中控大屏、车联网等一众实用的配置。
但无奈顶配的智尊版实在太诱人,7000元的差价,换来了前排侧气囊、前后排头部气囊、胎压监测、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主动刹车,将安全武装到牙齿。仿皮+真皮材质的座椅更贴合我们对于日产“沙发”的固有印象,17英寸轮圈对于提升视觉效果大有裨益,而后排杯架、后排中央扶手、方向盘加热、电动天窗等细心的小配置又能为幸福加分。综合两者,重点推介顶配的智尊版。
虽然在整体乘坐空间和续航里程仍存有短板,但是借用聆风有口皆碑的底子,庞大的销量就是最好的佐证;日产自身稳定且成熟的质量把控体系、相比燃油版拥有更优良的行驶品质、更出众的安全性能。所以回归开篇提出的问题,轩逸纯电究竟值不值得买。我的回答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