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年假期已经结束,对各家车企来说,2019年可能是“汽车消费增速”下滑的一年,在加上“国六”排放标准的升级。从市场和产品上都要迎来新的挑战。很可能会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能够在2018年完成自己销量目标的车企面对2019年才会更有自信。这些品牌的新品在2019年的市场中更会有一锤定音的效果。和教授一起来看看它们到底是谁。
丰田2018年在国内获得了大满贯,国内共计销售148万辆,同比增长14%。凯美瑞/C-HR的出现让人认识到一个全新的丰田,但卡罗拉/雷凌依旧是无可挑剔的销量中坚,以中国市场而言,这样的经济型轿车无疑能符合最多家庭的需求。2019年丰田在华最大的动作:对卡罗拉进行换代,升级到TNGA架构,全新的悬架结构,全新的外观。新一代产品已经在2018年广州车展上亮相,目前其具体上市时间未定。但教授这次想说的并不是新一代车型,而是现款卡罗拉的集大成之作,将在3月份上市的——卡罗拉双擎E+(插电混动版)
简单分析,卡罗拉双擎E+就是现售双擎车型加大电池容量,加入充电机制,实现更长续航里程的升级型产品。但展开来说,这又是一款“不依赖充电桩的PHEV”。卡罗拉双擎E+与主流PHEV车型有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它的亏电油耗。与普通版卡罗拉双擎类似,卡罗拉双擎E+的在不充电的情况下,它的百公里综合油耗仍然可以低至4.3L。如果电量充沛的情况下,可实现55km的纯电续航。
很多PHEV面临的核心问题是:它的“美好”仅限于电池有电。一旦电池亏电,完全变成了另外一款车——驾驶体验迅速变差、油耗变高。卡罗拉双擎E+由于配备了大容量的锂电池,这款车和主流PHEV一样,可以享受牌照政策、获得补贴,以及“上下班不耗一滴油”。关键是,当电池亏电的情况下,这款车不会像主流PHEV一样变成一款“低档燃油车”。
除了插电混动系统以外,这款车与常规的卡罗拉双擎基本上没有区别。但再次强调一点:它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同时在部分限牌地区可以以新能源车身份上路。这方面的价值是要超过卡罗拉双擎的。同时它不是简单的“卡罗拉双擎+电池”,应该说亏电工况下的优质驾驶体验,才是卡罗拉双擎E+的卖点。从这一点来看,它可能成为丰田在华新能源产品的新起点,或者让市场认识到:没有混动基础的插混车型都是不靠谱的。或许过不了多久,人们就会渐渐意识到:凡是亏电油耗高的插电混动,都是耍流氓……
没有悬念的,奥迪继续成为了2018年中国豪华车市场单品牌销冠。品牌层面已经不用怀疑了,但在产品方面,奥迪换代的步伐显得有点慢?Q7卖了10年换代,Q5L/A6L都属于老将刚刚换新。相对奔驰/宝马来说,奥迪的产品线还有不少在排队等换代呢。2019年首发的是——全新一代Q3,面对豪华小型SUV市场怪咖频出的情况,奥迪要怎样表现自己销量领跑者的实力?
从新Q3上,教授看出的词是“妥协”,哪个市场卖得好就按那个市场的标准来。相对现款,新Q3车长提升52mm,宽度增长30mm,轴距拉长至2650mm,这仅是海外版数据。它车长比起国内宝马X1短100mm有多,且Q3不像GLA主打轿跑风格,走小而美路线。再者,要顾及Q2L,可以预见Q3国产后,这个“L”是一定要写下去的。
既然新Q3想做小Q5,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很清晰了:Q3照着Q5的路来走,很稳妥。也代表着,新车有可能从23万起售价跃升至宝马X1、奔驰GLA的29万上下水平。不用说Q2L肯定会接过Q3位置,在20万左右成为走量车型,给奥迪争夺国内销冠注入强心针。换句话说,Q2L像是换了概念的Q3。
当然,新Q3的升级还是明显的,MQB架构/科技自不用说,除了1.4T,Q3还有自己的新玩具——1.5T,虽然不会第一时间推出,但至少不是三缸可以期待下。奥迪称其热效率达到37.5%,综合油耗比1.4T还要低1L,够意思了吧,要动力也有2.0T,新能源方面纯电动和1.5T+48V的轻混系统都铺好路了。
新一代Q3,教授比较担心的一点:估计要比现款贵不少。确实是更大更好了,但其小型和紧凑级之间的界限也更模糊了,新Q3要做的,是和X1/GLA不一样的事情,特立独行,年轻时尚,新一代Q3是你想要得样子吗?
教授已经不关心宝骏在2018年又创下了怎样的销量奇迹了,更重要的是。它们终于对自己的品牌定位进行了跨越式的升级:新的Logo,新的产品RS-5。这一次,卖到15万应该底气十足吧?
作为国内“实用/性价比”的一面旗帜,宝骏今年迫切的希望产品转型。RS-5因此而生,在2018年亮相时它挂的还是宝骏的老车标,而从最近的申报图和到店实车来看,宝骏已经为它换上了全新的“钻石”标。车标到底怎样是见仁见智,近就设计而言,教授认为它可以担起“高级”这个词了。其中有传承有创新,足以让宝骏与众多自主主流紧凑级SUV站到同一价格区间了。
近期在宝骏对RS-5所进行的市场推广中,已经明确一个诉求——我们打造的是高端产品。不难猜测,这辆宝骏RS-5会和宝骏530划分出不同的市场群体,价格不在是重点。全新的R平台也很好的为RS-5的产品力进行背书。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宝骏的低端形象往往都会和平台挂上钩,譬如“面包车拉皮”之类的,而RS-5要从根源上改变这一点。
至于配置方面,绝对是因有尽有,斑马2.0系统,ACC自适应巡航·······教授不想罗列凑字了,就配置这一点来说,“10万价格20万体验”对宝骏是基本。动力上是与530同款的1.5T+CVT,这已经是宝骏当下最好的动力总成。 宝骏RS-5从立项开始,就倾其最好的资源来打造,所以它对于宝骏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个换标的宝骏”应该值得期待。
RS-5的出现就是要解决品牌低端化的情况,考虑到上汽通用五菱成熟的销售网络以及市场体系,教授对于宝骏RS-5的市场表现可以抱完全乐观的态度。它的高端化并不需要价格大幅上扬,只需在现有基础上让消费者感受到高级感,就会让宝骏品牌的形象得到全面的提升。
在国内,15万左右买油电混动,除了丰田的双擎外,好像没有其它选择,再往上就是20万的中型车了。但在2019年,这样的垄断可能会被打破,2018年纽约车展上本田发布的第三代INSIGHT有望国产(这车第二代国内卖过,中文名:音赛特······),思域的尺寸,1.5L混合动力系统,小雅阁范的设计,觉得卡罗拉设计没新意?很快就能有新的选择了!
INSIGHT完全是可以符合年轻群体的审美,就正脸而言几乎跟全新雅阁差不多,宽大的镀铬进气格栅和几近于分体式的标准LED头灯观感上佳。内部空间和布局与大家熟悉的思域基本没有区别。当然,它不是“思域混动”,它是INSIGHT。
本田标志性的I-MMD混动系统必须大书特书一番,除了发动机不一样外,INSIGHT动力结构与雅阁混动没有区别,1.5L阿特金森汽油机是用来驱动发电机的,电动机再将电力传输给用于驱动前轮的电动机或混动系统电池。整套混动系统的最大功率为151马力。在外媒的评测中,INSIGHT延续了新思域在操控、驾乘舒适性等多方面取得的成就。要说与思域最大的不同:它的1.5L发动机会更频繁的拉高转速。(本田祖传隔音不佳?)
教授很希望INSIGHT能尽快国产,新能源车型是大势所趋,这类车型做为家用车是比较合适的。INSIGHT的定位与卡罗拉双擎非常相近,在知名度上却不如后者,因此,引入国内后,还要看价格和产品竞争力。以它的价位段和产品力来看,只要国产后不要缩水太严重,相信还是很多人发自内心的说一句“Honda 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