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随着AI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像苹果以及谷歌等全球互联网巨头企业,跨界进入了汽车制造行业,未来的汽车产品将会打破更多的无边界境地,以实现更多种无限可能。
但也正是来自跨界的资本以及技术来得太过于强势,加之车市寒冬的影响导致整体市场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抱团组联盟成为了新时代下,车企之间的常见做法。在继雷诺日产三菱之后,大众也勾搭上了福特,双方将组建一个业务范围广泛的战略联盟,未来双方将在商用车和皮卡车型上先行展开合作,同时还承诺将在自动驾驶、智能移动出行和电动车领域探寻合作机会。
在亚洲及欧洲市场占有先机,大众为何仍需抱团
虽然在过去的2018年,大众以1083万的全球交付量再次击败丰田,继续蝉联全球年销量冠军宝座的地位,但其实看回大众近期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或多或少有些后知后觉。从2018年开始,大众才开始大规模地导入SUV产品矩阵,像一汽-大众的探歌、探岳,以及上汽-大众途岳都均在2018年前后上市。
这三款车型的正式导入后,整个南北大众体系在SUV市场中,才算是较为完善。并且在探歌正式上市后,才结束了一汽-大众无SUV车型的尴尬历史,对于一个汽车制造商巨头来说,这是不可想象的。并且国内的SUV市场,已经错过了最好的那几年,虽然整个SUV市场的销售体量不少,但其实随着消费升级产生的结构性变化,市场同时也对SUV产品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见,大众虽强势,但也是有弱点的。
虽然大众在2018年其全球销量同比2017年微增了0.9%,以1083万辆的交付量创下新高,但从其全球各细分市场表现中,北美市场是大众唯一一个出现销量下滑的地区,加上2015年大众承认多年来在美国车辆上安装非法软件以在排放测试中作弊到现在,到这就很容易看出端倪了,“排放门”丑闻已使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损失高达270亿欧元,但余波依旧未消。预计2019年该丑闻还将继续吃掉大众20亿欧元利润,并在2020年使其继续花费10亿欧元“善后”。
在财务上的紧缺,以及北美市场的特定需求,让大众这个深陷于水深火热的厂商,不得不寻求机会,找到有力的搭档相互互补,福特无疑是大众最需要的厂商。
时代推动车企同盟,赌的都是以后的战略布局
如今汽车产业迎来了“四化”变革,其含义就是分别代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的方向发展,经营重点也从产品转向了用户,近来我们可以看到像BMW这样的车企也由汽车制造商转型为出行服务商的战略。
因此,整个市场都在发生改变,车企除了迫在眉睫的转型之外,新产品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用以研发,而资金链的运转,想必对于每家车企而言都是不小的考验。
大众与福特的同盟合作,不仅能利用联盟产生的规模效应,共同研发新产品以最大化地降低生产成本,只有把利润提升上来之后,才能将省下来的钱投入到自动驾驶和AI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开发,单一地降低成本,并不足以成为两家巨头促成同盟的主要缘由。
节省下来的钱,就能投入到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保证这两家传统车企不会在与科技巨头的竞争中落后,毕竟苹果、谷歌这些巨头势头都很猛,也都不差钱。
另外对于福特方面来讲,也是有利可图的,去年福特在华共售出752243辆新车,与2017年相比下滑36.9%,其中长安福特去年销量仅为417215辆,同比下滑49.5%,与2017年同期相比几近腰斩,形势十分不乐观。
不仅如此,在英国市场的不给力,以及在除了北美地区之外,包括在亚太市场,福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业绩下滑,在持续盈利方面出现了危机问题,福特必须想出新的办法来阻止亏损,才不会让自己置身于危险之地。
教授总结
其实并不仅限于雷诺日产三菱,以及这回大众与福特的结盟,像奔驰与BMW也有着不少的同领域合作,不管是以往还是以后,车企之间的协同合作发展都会慢慢地成为一件常见的事情。
其实对于自主品牌而言,同时也有着不少的借鉴方面,通过相互补短的方式能让自家的产品越做越有竞争力,而结盟的强势势力也能抵抗外来资本的市场侵占,如果是以吃瓜的角度来看,那也是相当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