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清楚地记着,大概在3年前左右,当86/BRZ、飞度甚至A3等这些平民小车在玩车圈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当时有很多人提问过:为什么我们自己造不出性能车?
把时间推算回2016年的国内汽车市场,市面上一辆能玩的中国车都没有,对于中国车更多的留存印象,仅仅只是井喷式增长的SUV新车,以及一堆无趣的廉价家用紧凑型车,对于驾驶乐趣这件事,或许从来就没有自主厂商在乎过。
一面是向市场妥协,一面是赢得年轻人的口碑,显然前者更容易满足温饱,奔向后者既会面临无技术可用的尴尬,且对于年轻人心理窥探的把握,也不是一两朝夕的事情。
毕竟运动,不是口说无凭的广告文案,也不是纯粹的外观表达,像本田这种渗入骨髓的驾控乐趣,之所以能够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在资金有限之下的选择,离不开本田在诸多赛事的辉煌成就。
3年了,当大家都快忘了我们可否打造性能车这个话题时,上汽名爵悄悄地把我领到了南京万驰赛车场,弥补了一个我疑虑了3年的问题——造性能车,咱们也能有!
在南京万驰赛车场,我们干了什么?
抱着这等待了3年的期待,原本计划是我们都将看到由MG最新打造的名爵6 TCR赛车以及新推出主打高性能的名爵6新能源TROPHY版新车,无论哪辆想想都令人鸡冻呀…
虽然最后没能等到名爵6 TCR的到来,不过这样也好,因为名爵6新能源TROPHY版新车,是名爵6新能源此次年度小改款就迫不及待换上的全新动力总成,这个变化对于一款上市年份不算久且才完成年度小改款的车型来说,还是相当颠覆性的。动力上会由原来的1.0T三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电动机的组合,替换为1.5T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的第二代插混系统,最大马力由原来的228马力涨到了现在的305马力,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上汽的研发能力有点吓到我了。
当然除了动力系统的升级,既然是TROPHY版新车,那么它肯定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外观的细节会有些小改动,像18寸熏黑大轮毂、红色刹车卡钳以及前后bumper的一些碳纤维饰板组合而成的运动套装,为了增强对性能的联想。
事实上与厂商的沟通,上汽名爵也相当希望今后能够将这个车系往更高性能的方向去发展,使其打造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高性能产品。
弯道知功力,电机与赛道绝配啊!
对于名爵6新能源TROPHY版车型的加速能力,我丝毫不怀疑,毕竟其“蓝芯”1.5T高性能发动机在上汽的多款车型上我们都陆续体验过了,其动力爆发性能确实不弱,加上与电动机的相互配合,现场实测0~100km/h加速成绩去到5.9秒,100-0km/h制动成绩也仅为34m,单纯从这两项数据上,就知道该款新车的实力有几斤几两了。
其实在南京万驰这种基本以低速弯为主的小型赛道,除了能考验车辆的支撑性、抓地力以及寻迹性外,如何能保持住丰盈的动力待到出弯点后再全力冲刺出去,其实也同样考验车辆的动力响应能力。
先说在名爵6新能源TROPHY版车型上最为关键的两点,因电池组需要布置在尾箱下方,虽换来的是更均衡的前后布局,但受限于后桥空间不足,所以名爵6新能源TROPHY版无法像汽油版车型那样采取后独立悬挂。但为了加强其操控的水准,名爵为期装备了一项叫XDS弯道动态控制系统,其工作原理说白了就是当车辆过弯时,通过XDS对内侧驱动轮进行主动制动,视实际情况请求发动机轻微提升动力扭矩,形成一个横摆力矩帮助转向,抑制转向不足,提升过弯能力。
在实际的测试中,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感受得到该款车型的强劲动力,相比于常规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名爵6新能源TROPHY版在弯道里压根不需要去考虑档位以及转速的问题,缓着油门一到出弯点,电动机就率先行动,像一颗肥皂一样推着你临近下一个入弯点。这种掺和着电动及发动机双重推动的感觉,让人十分舒坦,各自互补了各自的缺点,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
刹车的脚感也是属于有信心的一类,车尾的动态不拖沓,能够及时跟随指令迅速做出反应。但美中不足的是,避震其实可以调得再稍微硬一些,无论是低速弯还是高速弯,较大的侧倾多多少少会影响驾驶员push车辆到极限的信心。
教授观点
在赛道上的强劲表现,我相信它在日常道路上开起来会是一件轻松驾驭的车型,如果是浮躁的年轻人,又稍微带一点路怒症,这305马力足够你去干掉思域、菲斯塔或者常规的BBA了。
在欣喜之外又再自信想想,趁着深入发展新能源战略的这个东风,名爵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快速发展道路,“MG”这个品牌本身就源自于英国,英国人对于运动和操控的执念则书写在他们近百年的辉煌赛事文化里,而名爵在此之前推出的产品,都与运动有着较大的差距,借助于电动机得天独厚的优势,名爵6新能源TROPHY版的出现,更像是名爵用另外一种声音去告诉大家:中国人玩性能车,别具风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