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消息之后,在2019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提议:逐步禁售燃油车。
作为国内自主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王传福表示中国应尽快制定全面电动化的发展规划,逐步禁售燃油车(纯燃油车),至2030年私家车实现电动化。他还建议诸如北上广深等限牌城市,全面开放新能源汽车的限制,给予更多通行、充电等优惠政策;或者控制汽车消费总量的前提下,将指标向新能源汽车全面倾斜。
王传福认为这样做一、可以保证石油安全、实现自给自足;二、治理空气污染;三、承担大国责任,实现中国队全球气候变化的承诺;四、促进产业升级。
先不说言论背后的目的是什么,对于一个大企业的领导者,不仅仅需要有为自己企业、股东负责,更是要对消费者负责。在注重新能源的企业看来,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去大力发展自身的企业这一点是没错,但是教授认为新能源汽车普及不能一蹴而就。
新能源汽车普及前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推动,推出诸如补贴以及指标“绿道”等等措施,据教授了解,周围的人购买新能源车辆很大程度都是受到政策影响,而真正想要享受电动车带来了乐趣以及对出行方式改变的,是小部分人。
王传福提议2020年公交车全面电动化,2022年出租车全面电动化,2025年城市物流和专用车全面电动化这一些商用车辆电动化难度不算特别高,在路上也随处可见这些车慢慢地逐渐转型,但是2030年私家车逐步实现电动化,稍有难度。
电动车目前最大的弊端在于续航里程的不稳定以及电池的寿命情况,目前10万元级别电动车普遍续航不会超过500km;我国地域辽阔,横跨纬度甚广,电动车电池对于温度影响严重,气温相差过大,在本身续航里程并不能满足消费者使用的前提下,还需要花费部分能量给电池保温以及散热,无疑雪上加霜。
此外,新能源车的能源补给是另外一个缺点,虽然在一线城市充电桩随处可见,但充电桩一般维护甚少,难免会遇到充电桩故障的情况,再加上三到六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较慢,难以满足电动车的能源补充。禁售燃油车以后,无疑是对偏远地区人民的打击。
其次,电动车难免会遇到的就是电池衰退问题。虽然电动车都会宣传8年15万公里的质保期,根据国家规定,目前国家在汽车动力电池衰减方面有具体的标准,必须符合GB/T 31484-2015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循环寿命要求及试验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标准中规定,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或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80%。但关于衰退的标准,各大车企有不同的标准和方法,暂时来说没有一个第三方的检测机构对于不同品牌车辆的动力电池实行检测,电池的质保与否,完全取决于厂家。
此外,动力电池衰退以后,如何回收同样是个问题,众所周知,电池是地下水直接的污染源,如果没有专门的拆解回收,那么电池中的镍、钴、锰等金属得不到二次利用,无论是经济效益还是环保方面都是不利的,而国外逐渐开始建立电池回收工厂或者将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但我国目前还处于初步阶段,而随着新能源车的愈发生产,电池回收问题也愈发严重。教授虽然不能预计2030年到底会不会停售燃油车,但是照目前电动车的发展态势,至少在电池回收以及电池性能得不到新的突破时,电动车还是适合小部分人作为日常通勤作用,三到六线城市依然使用燃油车相对省心。
对于王传福2030年禁售燃油车的提议,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