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汽车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消费者的选择也会越来越纠结,而其中会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当预算足够多的时候,既顶不住豪华品牌带来的那种精神享受,又割舍不了普通品牌的极高性价比。
豪车是一种追求,当我们坐上车的时候,那种豪华品牌特有的驾乘感受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的刺激是无与伦比的,摸着真皮的座椅和方向盘,看着金光闪闪的车标,豪车带我们的是身份的象征和面子的体现,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自我暗示和心理满足。
当然,豪车自然也是价值不菲的,有时候甚至同样的三大件,仅仅是车标的不同就会比普通车多花费一笔不小的支出,而越贵的车型这种差距就会越为夸张,这就让很多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进退两难。
为了所谓的一个车标,多花几万甚至几十万值得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豪华品牌和普通品牌的实际差距究竟在哪些方面?
首先,豪华品牌特有的一个气质就是高级感,这也是很多消费者愿意为之掏腰包的主要原因,这种高级感主要体现在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
静态方面无非就是外观的设计,内饰的做工和用料这些看得见的地方。尤其是在内饰方面,无论是整个内饰的设计布局、中控材质的用料、按键的阻尼反馈,触手可及的地方都会尽可能的做得精致和高级,这背后自然离不开豪华品牌严苛的工艺制造标准。
而在动态部分,豪华品牌的高级驾乘感受的营造,往往是最为困难的,不仅需要一个优秀的动力总成来保证畅快的驾驶体验,在底盘和滤震方面的调校其实需要更加考验功底。在人们感受不到的地方,也会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去优化,例如NVH的优化等。这一系列的功夫,使得整车的观感、触感、听觉有别于一般的普通车型。
除此之外,豪华品牌还有自身的品牌风格和特色,例如奔驰一贯的优雅和奢华,宝马对于各个车系驾控精髓的不懈追求,奥迪对于车灯和科技感的始终如一,这些都是产品附带的一个特有属性,伴随着品牌而来,带给消费者的一种领先于同级别车型的享受。
总而言之,这其实都是用钱砸出来的,所以为什么同平台同三大件的奥迪A3和高尔夫,在体验上都有着较大的差距,奥迪A3的整体质感明显高出高尔夫一个级别。当然,这种豪华品牌和普通品牌的差距,又不单单体现在产品本身上,还有伴随着产品而来的其他体验。
这种体验,主要集中在购车的一条龙服务上面。一般来说,豪华品牌的4S店装修明显会更为精致与高档一些,对于服务也比较到位,其招聘的店员,无论是销售顾问,还是售后服务顾问等,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都会高很多,毕竟豪华品牌的车企和经销商对这方面的要求会更为严格。
由此带来的,则是更好的服务体验,这种对于尊贵感的营造会给用户带来普通品牌无法给予的满足感,甚至是整个产品生命周期都能感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得不少消费者自然而然地愿意为之买单。
当然了,豪华品牌带来最重要的,无非就是面子的问题,这就是品牌价值的体现。对于尤其需要抛头露脸的国内消费者来说,一辆豪车,尤其是众人皆知的豪车,开出去就会引得吃瓜群众的驻足观看和交口称赞,又或是激起旁人的羡慕嫉妒恨。这种面子上带来的满足,其实是很多豪车消费者内心的兴奋剂。
以上,就是豪华品牌打动人心的特质,如果没有这些因素,那么务实的国内消费者其实更加愿意去选择性价比高的普通品牌。如果你说买豪车光是为了更好的用车体验,与面子无关,那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既然我们要了解豪华品牌会需要多花多少钱,那么不妨看一下去年这些车企赚了多少钱。
以上统计的是全球范围内的2018年部分汽车品牌的销售数据,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保时捷品牌卖一台车可以有十多万的利润,而BBA相对来说也有两三万。单统计国内数据的话,其实单车利润还会更高一些。
除了车企需要赚的钱外,消费者购买一台豪车,还需要付出很多额外成本,光是各种税费就已经应接不暇,进口车型还有运费、关税等。价格越高的车型,在保险、购置税上的费用也会更高,少则三五万,多则三五十万都是见怪不怪的。
当然,这只是简单的计算,买豪车需要多花费的钱,越贵的车费越大。卖豪车赚钱,背后自然离不开企业的运营能力,除了生产销售这些环节外,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宣传营销,以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品牌认同感,这些环环相扣,才能让消费者心甘情愿的买单。
这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品牌溢价,豪华品牌在这方面的溢价能力更为突出,其背后也是花费了很多成本来维护其影响力和社会公共关系,这种成本没有直接体现在汽车本身的价格上。品牌溢价是他们高额背后投入带来的无形而又巨大的利润来源,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虽然赚钱无可厚非,市场经济你情我愿,但是过高的溢价率无疑就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一方面,豪华品牌本身是附带很多品牌价值的,背后的用车体验和心理上的满足都是花钱买来的,一分钱一分货。通俗一点,就是妹子为什么愿意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车上笑;开得再快的本田,也追不回坐在奔驰副驾的妹子。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无法回避。
好马配好鞍,宝剑配英雄,如果你真的有这个经济能力,那么买一台豪车为了配得上自己的身份地位,追求更好的享受,也是人之常情。
此外,豪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改善社交圈子,无论是车友会还是朋友聚会,对于结识更广泛的人脉有着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在一些需要讲究排场的职业上混的朋友。
(零整比越高,后期维修的成本就越大)
但如果现实一点,豪车除了购置的成本高了很多外,不仅还需要面临较大的一个贬值损失,后期的维修保养,用车成本自然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对于经济不太理想的朋友来说,赶鸭子上架购置一台豪车虽然暂时能够得到面子上的满足,后期的巨大用车成本就是一个累赘。
当然如果你说买了豪车以后,能够激励你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努力赚钱,豪车能够带给你奋斗的力量,拼搏的动力,那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车,最本质的属性还是代步工具。老一辈的人说有财不外漏,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多花那么多钱买部豪车完全没必要。十几万的车子也可以开个十年八年,够用就行,为人处世还是要务实一点,广东地区就很多大老板开雅阁凯美瑞的,好一点也许会买一个ES。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了一个标,多花几万甚至几十万有人说值得,也有人说不值得。但是,教授想说的是,其实怎么选择都不会有绝对的对与错,最重要的是各取所需,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