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自主品牌SUV销量同比下滑22.2%至235.84万辆,相较之下,合资品牌SUV销量上半年同比仅有小幅下滑,同比降幅1.8%至159万辆,合资SUV表现显然好于自主SUV。
哈弗H6依然是SUV里的销冠
自主品牌SUV在前几年开始进入了爆发期,这个市场不缺网红、爆款车型,以最近的9月国内销量来看,稳居销量冠军宝座的依旧是哈弗H6,单月销量就有37,711辆。
同时,9月销量前十的榜单里,我们仍然能见到吉利博越、长安CS75、荣威RX5几款车型,可谓是这个级别的常青树。
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它们的销量绝对值都有同比下滑,而且销量排行也都发生了些许变化,例如曾经前十的榜单中,RX5的排名会更靠前一些,如今也跌倒了第十名的位置,而以往在榜单前列的什么传祺GS4、宝骏510等,曾能与哈弗H6一较高下的爆红车型,如今也没了踪影。
初代传祺GS4销量早就大不如前
以传祺GS4为例,以前月销峰值都曾突破过两万辆,排在国内SUV销量榜第二的位置,如今它早就跌出了十名甚至二十名、三十名开外,9月销量仅为4920辆,排在第57位。
这不禁引起我们深思,是什么导致了自主品牌SUV的集体沦陷?罪魁祸首是谁?
暂先不说自主品牌SUV做错了什么,实际上它们也是“受害者”。我们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艰难的时代。
消费者对SUV的需求和热情日益高涨,几年的水涨船高下来,不少新生代品牌和SUV迅速蹿红;艰难的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红利期后,自主品牌SUV也面临失守局面,不仅要与同级别产品进行存量竞争,更要扛住价格下探后合资产品的攻势,可谓腹背受敌。
而自主品牌SUV失守的一大原因,实则是来自合资品牌SUV的集体发力。大众此前就表示,“到2025年我们在全球50%以上的销量将来自SUV”,可见它们对SUV市场很看好。
大众集团以前并不擅长造SUV,多少年下来,在国内就只有一款途观卖得好,其余细分市场根本没有大众的车型存在。
现在好了,大众家的SUV目前基本渗透了各个级别、价位区间,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都有,例如最新杀到,将于今年12月份上市的探影、主打跨界和潮味的探歌、以及定位更高的探岳等。
一汽-大众探岳销量表现强势
从此,大众于SUV市场多点开花,在国内早已不再是那个只有一款途观可卖的大众了。回头看看大众系SUV的强势表现吧,以探岳为例,上市以来销量就节节攀升,6、7月份单月销量就能破万了,然后8月继续发力去到1.68万辆/月,9月更是丝毫没有停下脚步的样子,单月销量22,093辆,于国内SUV销量排行榜第二位,紧咬第一的哈弗H6不放。
所以,合资品牌开始造小型、紧凑型级别的SUV,对自主SUV是个不小的冲击。而且,以往我们说自主品牌SUV在价格上会有优势,但现在再看看合资SUV,其实个个也都卖得并不贵。
例如,刚被消费者熟知的一汽-大众捷达品牌,就推出了捷达VS5,如此德味的SUV,指导价也仅为8.48万—11.28万,其实跟大多数自主紧凑型SUV价格都是重叠的了。
捷达VS5性价比不俗
如果还是想买大牌子,那T-ROC探歌指导价也能接受,为13.58万—20.38万;想要新颖一点的设计,北京现代ix25价格也不贵,10.58万—15.28万。合资SUV级别、价格的双下探,是自主SUV面临的巨大难题。
一汽-大众探歌新潮有玩味
整体来看,合资SUV集体发力,大众、通用等传统豪强也都逐渐完善了自己的SUV产品矩阵,形势向好,而自主品牌SUV则总体表现颓势。
当然了,颓势中也是有个别表现亮眼的。例如新秀捷途X70,这个品牌很新,车型也是,自从1月初上市以来,销量就基本能稳在7000辆以上,8月份冲上了1.35万辆,9月更是以1.39万收尾,排在了曾经的爆款车宝骏510前,紧随现代ix35后面。
捷途X70是一款精品化自主SUV代表
X70的热卖证明了一点,自主SUV过了曾经靠着一两个卖点(像用了谁的动力总成、请了谁家设计师来站台)就能爆款的年代了,如今要打赢存量竞争这场仗,精品化是唯一出路。说白一点,就是要面面俱到,你得有好的动力系统,要有专业的底盘调教,空间要大要省油,还得配上足够吸睛的科技装备,太难了!
而那些还以为随随便便弄出台SUV就能乘着春风大卖的车企,未免过于天真。
实际上,如捷途X70这样的车型还有很多,但它们大多都只能红极一时,难以持续,究其原因,撇开外界的合资SUV价格下探不谈,主要还是自身对品牌、产品经营的不足。就好比高尔夫、凯美瑞一类出了好多代的经典车型,是有故事可寻有历史底蕴的,但中国品牌里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产品,有不少是初代卖得不好,那就换个名字换个壳重新开卖,消费者每次接触到的产品都是新的,也就对这款产品没有什么感情了。
除此以外,自主SUV或者全SUV市场销量下跌还有外部因素,例如股市的低迷和房价的高企,这些都挤占了消费力,面临这些大环境,消费者在购车时则很可能普遍不会选择溢价偏高的SUV车型,我们知道同样预算如果买轿车的话往往能选到高半级的产品。
同平台诞生的SUV往往价格比轿车更贵,主要也是因为生产成本不一样。例如SUV需要用上更宽大的轮胎,更多的稳定系统,以及四驱系统等。同时,由于更大的车身和车重,在动力性上SUV比起轿车更需要被满足。
近年来国内SUV市场的扩张可以说是过于盲目了,根据统计,从2016至2018年,中国市场SUV新车发布的占比为55%—57%,轿车仅有29%—31%。
SUV的供给变得超过了市场的真正需求,经济环境好的时候,大家都愿意去购买体积更大、功能性更强的SUV车型,而当经济收紧时,消费者可支配的消费变少,为解决出行刚需问题的话,购买轿车足矣。
回到我们前面说的,自主SUV进入存量竞争时代,那个SUV淘汰了廉价MPV的过往告诉我们,在如今SUV低质、低价、同质化严重的时代,精品SUV一样会淘汰掉那些看上去并无新意、诚意的SUV产品。
再加上合资SUV的大量涌入,我们应该说,不用心造车的车企,它们生产的SUV才是真正的腹背受敌,而那些坚持向上、突破创新的自主SUV,其实还是能够大有作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