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博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品牌中少有的销量和关注度较高的B级轿车,博瑞除了拥有让人印象深刻的高颜值设计外,吉利收购沃尔沃后所带来的旗下品牌车型整体安全性提升也是重要原因。
而借着博瑞成功中标我国部队公务用车之际,这次就在局座张召忠和一众媒体的见证下,对博瑞进行了车顶8吨抗压的公开众测。
车顶8吨抗压众测
活动现场准备了一个8吨的集装箱,其总质量已经超过了博瑞1.7吨自重的4倍,而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测试机构——美国IIHS的车顶抗压强度标准,也只要求达到车重的4倍,这就意味着本次测试的压载物重量标准已经高于IIHS。
废话少说,随着集装箱缓缓下降,车顶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大,最终,在集装箱完全放下的一刻,压力超过了8吨,而博瑞的车身和A、B、C柱此时并没有看到肉眼可见的形变,在坚持了超过30秒后,集装箱被升起,本次的8吨抗压测试算是成功了一半。
移走集装箱后,则是由知名军事专家局座张召忠来检查博瑞的受损情况,经检查,博瑞的前后车门均能正常开关,且查看内饰后证实车身结构没有变形,乘员舱完好无损,仅是车顶外部覆盖的钢板被集装箱底部加强筋压出了几道印子。由此证明,在整个车顶受到自身重量4倍以上的压力冲击时,博瑞的车顶还是扛过去了,众测宣告成功。
平心而论,本次测试虽然标准够高,但细看之下我们还是能发现一些猫腻。比如,相比IIHS测试时用机器对车顶单边一侧的乘员舱框架施加作用力不同,本次测试由于使用集装箱直接垂直于地面向下压,因此受力面变成了整个车顶,也就是说虽然压力相似,但压强却大大降低,这点我们初中物理课也学过。所以本次测试的难度,也可以说并没有宣称的那么高,这种“表演”性质的测试大家仅当参考即可,与正规机构的测试结果不具备可比性。
其它安全性能和配置微体验
除了抗压测试的重头戏,本次活动还安排了另外几项博瑞的安全性能和配置体验项目。
某合资车B柱
博瑞B柱
首先是B柱强度展示,主办方单独拿出了博瑞和另一款合资B级车的B柱钢板进行对比,在电动钻头的冲击下,博瑞的B柱上仅留下一个很浅的凹痕,而合资车的B柱被轻松钻穿。教授认为,虽然博瑞的B柱钢材强度高是眼见为实,但实际碰撞的安全性并不完全取决于这一因素,而是受力点位置、受力吸能扩散、气囊弹出时机等其它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种测试大家同样当参考即可。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博瑞的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三个安全配置。这三样配置说实话在这几年都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教授在实际体验过程中,感觉上述配置的表现中规中矩,亮点不多,但也没有硬伤,只是自适应续航的跟车距离有点大了,在国内容易被加塞。
吉利春晓工厂参观
随后,我们还对生产博瑞的吉利汽车宁波春晓工厂进行了参观。在教授参观过的中国品牌工厂中,春晓工厂的自动化水平算是中国品牌中较高的,但与合资品牌特别是广汽丰田的工厂相比,春晓工厂的设备现代化程度还是略低。相比广丰的地面轨道式生产线,吉利还是传统的悬吊式空中作业链,空间利用率和效率相比之下都较低,也不利于迅速转移或扩建,看来中国品牌这方面还是要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啊!
写在最后
总的来说,本次以车顶8吨抗压测试为重头戏的众测,还是一个“表演”性质为主的宣传活动,主要还是利用了局座张召忠的人气和人们对这种测试的关注度,教授还是那句话,大家仅当参考和娱乐,切勿与正规测试机构结果直接比较。不过,吉利能够做出新鲜度和关注度如此强的众测活动,营销能力还是值得嘉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