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了迎接买马自达汽车品牌成立100周年,同时庆祝一起马自达成立15周年,为此,一汽马自达针对旗下多款车型推出了官方优惠政策。
不过本篇先不来讲马自达100年的历史,而是来讨论一辆争议较大的车型——CX-8。
先来看组数据,2019年1-12月CX-8在国内的总销量为1,476辆,而在日本,它的总销量为23,288辆。
是的,与国内低迷的销量不同,CX-8在日本卖得可谓是风生水起,并且夺得2019年7座SUV销量冠军的殊荣,这已经是CX-8第二次夺冠了。在这其中是什么原因让CX-8在国内和日本之间的销量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因为空间?
还真不是,与国内百花齐放的情况不同,日本的7座SUV市场有着绝对的空白,除去CX-8与一众价格不菲的“输入车”后,剩下可以选的就只有本田CR-V、三菱欧蓝德、日产X-Trail、丰田普拉多、雷克萨斯RX450hL、雷克萨斯LX570。对,真的就只有这几款。
而在这一众7座“国産”SUV中,与CX-8同级的车型要不就是第三排腿部空间紧张,要不就是坐姿特别难受;而比CX-8高级的车型要不就存在同样的缺点,要不就贵非常多。
MPV:玩不起啊?
但是退一步讲,日本一直以来都是MPV大国,小到各式各样的K-Van,中到像丰田Noah 、日产Serena和本田Step WGN等紧凑型“抵食夹大件”MPV,大到像丰田Vellfire 、Alphad和日产Elgrand等全尺寸MPV,大家其实有充分理由不选择CX-8。那么,CX-8究竟有着怎样的魔法?
可大家似乎都忘了这点,日本同样是讲面子(メンツ)的,比起空间更大更讲求实用的MPV,SUV更能满足“个人化”的使用需求,而CX-8不仅有出色的驾驶感受与精致的外观,同时还能满足空间上的需求。起码,它的第三排的舒适度在7座SUV中算得上是中上水平。并且在价格上,CX-8表面上是与Noah、Serena的MPV竞争,但其实它和高一级的Vellfire 、Alphad也有着价格重叠。所以CX-8的销量能获得成功,其独特的产品定位功不可没。
第三排的优势不在于第三排?
由于CX-8的油箱安装在第三排的座椅下方,因此地板会出现隆起导致出现“小板凳效应”,让乘客在乘坐第三排时不得不像座小板凳那样把膝盖收起,这样的坐姿肯定是不舒服的。所以与大部分紧凑型MPV相比,CX-8的第三排体验并不占优,甚至只能与低一级的小型MPV本田Freed相比。
只是,重点来了,对于一款7座SUV来说,其7 座带来的附加价值才是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地方。简单举例,以日本的四口之家为例(一夫一妻两小孩),在第二排放置两个安全座椅和两套儿童用品后,将第三排放倒,此时后备箱则会拥有充足的额外空间。
“咦?这不是说废话吗?”,可能对于我们的来说,确实是废话,但对于日本消费者来说,这种日常将车子设定为4/5座,等父母或朋友来访时则可以轻易化身成6/7座的车型,是一种“全新体验”。至于说为什么不买MPV,如今的日本消费者似乎普遍认为,只有经常家里六七口人日常出行,才会需要MPV。
中日销量为何差距大?
可能不少人在上文就已经发现,CX-8在日本是7座SUV销量冠军,而在国内,我们可选择的7座SUV可不就只有那几款。前有各种国产品牌,同级有丰田汉兰达、Jeep大指挥官和福特锐界等中型SUV,后有凯迪拉克XT6、沃尔沃XC90等已经国产后的中大型SUV,更别说造车新势力,这都让CX-8从国产化起就四面楚歌。
并且,长安马自达在做市场调研时,似乎没对CX-8售价的可行性进行研究,CX-8 最低配也要卖到25.88万元,这让媒体天天说“被吊打”,7座版起售价为24.88万元的汉兰达情何以堪。
(CX-5)
(CX-8)
不过价格其实不是CX-8销量差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亮点的缺少。如果说碍于排放问题而不引入柴油发动机版,这点情有可原,但6座版车型与第二排带独立中央扶手的 "Exclusive Mode" 版没有引入,这似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或许,是长安马自达对CX-8 的期待值较低,为保证能收回成本,只能提高起售价以及牺牲部分选装配置;也或许,是长安马自达认为消费者不想要这些配置或车型,认为CX-8本身就以及有足够的吸引力。
最后
在马自达的日本官方资料中有一句写到:“CX-8是一款不愿放弃驾驶和外观设计的同时,又想和家人朋友一起享受兜风快乐的车” 。而从CX-8的在日本连续的夺冠看来,似乎它真的戳中了日本消费者的痛点。只是在车型多到让人“花多眼乱”的中国汽车市场,毫无特点的CX-8没有足够理由让消费者去选择它。
中国汽车市场必然越来越发达,而各种新车型的尝试必将伴随着各种原因的失败,这于车企来说,并不是一个什么过不去的坎。但如果,是本身有亮点的车型,但为了利益而简配推向市场,那就是企业的不负责任了,你说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