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年时间,眼看着这台大众的全新商务MPV,从在车展亮相时,大家对它满怀期待,认为它的加入,有希望直接威胁到别克GL8在商用MPV的王者地位。但直到它的量产车型终于迎来了第一批媒体试驾,负面的评价却越来越多。
说到这里我稍微岔开一下话题啊,以往一台新车的发布,有着按部就班的一整套流程,如果是国产车型,首先会有申报信息,然后能看到一些国内路试的谍照曝光(当然很多也是厂家故意泄露的),再到车展上带来实车,再到组织媒体参加试驾会,最后搞上市发布会公布最终售价。在媒体试驾会当中,厂方会派出市场部领导还有车辆工程师,讲解车型打造的出发点和服务人群,还会介绍一些核心技术亮点。不得不说,某程度上会为媒体的后续报道,缠上一些评价导向,让媒体更容易站在厂方的规划蓝图当中,从他们臆想出来使用场景当中,去评价这台车的优异。
但一个疫情彻底打乱了威然的上市计划,悄悄做完了线上发布会之后,大众直接就把试驾车派给了各大汽车媒体,显然他们对于自己的产品非常自信,迫不及待想要收获认同。但事与愿违,越来越多批评的声音,认为威然不够聪明的空间运用,并没有从MPV的使用场景考虑问题。我说这些,不是想为它洗白,而是想说,也许我们对于大众打造这台威然原本的目的,就有了错误的理解。可能不是大众不懂MPV,而是威然本来就不是一台MPV。
我相信如果威然在北美市场,大家一定不会把它称作MPV,而会说它是一台minivan。MPV更注重的是乘客的乘坐感受,VAN更注重载物需求,而minivan它更像是一台,SUV/Wagon/MPV的结合体。
minivan的形象是超过5米的车长,保证有不错的乘车空间;搭载大排量六缸发动机,在高速巡航时有良好的动力表现,也因为塞下了巨大的发动机,导致车头会相对较长;较高的离地间隙应对长途穿越的未知路况,下半部分会和一台SUV的设计比较接近。所以minivan长这个样子,那是跟北美市场的需求习惯有关的。
尽管更多人认为,大众威然之所以长成这样,更大原因是因为跟途昂共平台生产而导致,但我想大众更大可能,是刻意把威然造成这个样子的。参考此前关于MQB平台的介绍资料,可塑性最强的恰恰就是车头和车尾的部分,尽管威然没有搭载六缸发动机的车型,但它依然保留了长长的车头,展现出minivan的车身造型。
虽然从我们对于一台MPV的使用需求来说,或许威然没有其他正统MPV一样好使好用,但我认为也不应该忽视了它在其他方面的优势,大众的确把威然造出了差异化,而这一点可能会为它吸引到那些,对7座商务车有刚需,但又接受不了传统MPV外形的消费者。并且综合了它的品牌和产品表现,它依然具备了成为爆款的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