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车型普及的当下,车主所追求的驾驶乐趣已经出现变化,从纯粹的驾控、动力转变成和车沟通的乐趣,这方面似乎是新能源车的专利。
但与此同时,车主们也失去了这些用车乐趣:
夏天去充电有蚊虫
冬天去充电会很冷
下雨去充电身湿透
晚上去充电很恐怖
真正找到电桩却发现被油车占位的无奈......
太多不方便了…什么?你有私桩?但是要知道报装一个私桩有多麻烦吗?教授进行了一次步骤梳理,大致流程是:1、物业报批;2、电力局装电表;3、布线;4、装桩。
1、物业报批:首先得找4s店销售要两份登记证明,然后找物业敲章,报装的快慢主要取决于物业的配合程度,而且各个小区还有各种各样的规定。
经车友的反馈,仅仅是物业报批这个流程办下来,就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其中有的物业管理公司还会彻底拒绝安装,相反有的通过给保安“通融关系”就会全程绿灯。
即使是遇上公事公办的物业管理公司,按照正常流程走,也至少要业主花费两周的时间,而这才只是走出报装流程的第一步。
2、就是装电表:不安装独立电表的车主可以跳过这一环节。若一旦选择办理,需要的材料官方版本就如下:身份证原件、房屋产权证、自用充电桩用电申请报告、购车合同和发票、固定车位使用证明业委会或者物业同意安装充电桩并进行装表施工的同意书。
实操下来需要提供的文件如下:身份证原件、车位长期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或购买合同、购车意向书、物业盖章的登记证明、现场填写的自用充电桩用电申请报告。
现场审核资料没问题后,电力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会录入系统,接下来仍需经历数个工作日等待后,才轮到工程师前来装电表的环节。
从物业批准的环节开始,到电力局的维修师傅上门安装,走到这一步,理想状态下就得花接近20天的时间。
经过以上两个环节,接下来才能联系充电桩厂商进场布线和正式安装充电桩,可见报装私人电桩的过程有多麻烦,但是一旦安装成功,相比在外寻找充电站,也算是一劳永逸的事情了。
所以作为一名纯电车司机,相比传统汽油车“即加即走”的能源补充方式,给爱车充电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谈到混动技术,还得从早期引进的丰田混动车型说起,毕竟国内车主接触过的丰田混动车型都能做到很低的油耗,于是大家就理想当然地把混动和“绝对省油”画上了等号。
但实际中并非所有插混车型都如此,更有甚者还表现得比纯燃油车型还耗油。
由于部分插混车型电机在高速时的效率较低,所以在长途行车的工况下会表现出比传统汽油版本车型更高的油耗。
而在市区里倒是能充分发挥混动车的优势,靠纯电来完成起步,低速的状态下就会表现得不怎样费油,但是要将两种情况均衡地算起来,综合油耗却不一定表现得省油,只因在市区里省下的油又在高速的路况下耗回来了。
插混车型第二种会表现得耗油的情况,是由电机功率和扭矩跟车重不成比例导致的。
即车身重量大、排量大的发动机带上小电机的车型,这种组合下别指望电机能发挥什么作用,只因在多数工况下它真的表现得“杯水车薪”。
就如部分中大型SUV搭载的混动系统,说是混动车型,但是电机功率数据却低得可怜,这时电机的角色只能说更多是把加速曲线修补得平滑一点,并没有为油耗带来多少的降低。
早期不少欧美豪华车的混动版就是这种情况,不过发展到现在,它们的混动系统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如Panamera最新的混动车型,就能同时做到性能提升和省油这两点。
插混车型在国内部分一线城市算上补贴和赠送的车牌,确实比传统燃油车选购时性价比要高,但各位车友千万不要一视同仁,觉得混动必然代表超低油耗,买之前还得根据具体车型来分析。
随着理想ONE的顺利量产交付,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增程式混动车型开始产生兴趣,毕竟在大部分限牌城市,增程式混动车型与普通的插电式混动车一样,可以获得补贴和购置税减免。
可这类车型同样有着插混车型的缺点,就是有机会表现得比燃油车的油耗要高。
对串联增程式混动车型而言,是在纯电动车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作为增程器的燃油发动机+发电机。
这类车型在电量充足的时候,车辆直接由电池提供的电量驱动。
当电池电量低于一定阈值时(一般为30%以下),增程器就会开始工作,它将直接通过烧油给电池充电,动能转化为电能后,再由电池放出电能,通过电动机输出动力给车轮,此时如果有多余的电量也会留给电池充电。
当电池充到一定的电量时(一般是80%),增程器才停止工作,继续交给电池单独供电驱动车辆。
当耗电的速度大于补电的速度时,发动机只能再提高转速,以满足当前的动力需求。
这种工况下就相当于发动机在输出动能给电池充电的同时,变成“直接驱动”车辆。虽然表现在实际行驶中,发动机并没有参与到车辆的驱动,但是从能量的转换角度衡量,必然会导致油耗增加。
在这种工况下行车,动力和油耗上都会同时表现得不如传统的燃油车型,所以也让司机失去了不少驾驶乐趣。
当然就目前来说,增程式混动技术已成为纯燃油和纯电动之间最好的过渡技术,这类车型在满电情况下还是能表现出较经济的油耗,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尽量地榨干每一滴燃油的价值。所以在一定意义上,也完成了它实现环保的使命了。
新能源车型的驾控体验,也需要客观地评价。并不能以标签思维去认定这类车型就一定拥有“低油耗”、“高扭矩”的性能。实际相比全民汽油车的时代,司机们在驾驭它们的时候或许也会失去部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