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驱动下,汽车产业正在加速变革。面对着这些变化趋势,长城汽车提出了由汽车企业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并在近日发布了“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术品牌,推出了首批“科技长城专家天团”。

教授有幸受邀参加“科技长城专家天团”的技术分享会,并与长城汽车产品数字化中心用户体验中心主任蔡德暄先生进行交流,通过这次的交流让我对长城汽车在智能化领域的科研实力有了更新的见解。


在了解长城汽车的智能化发展之前,我们更需要认识“咖啡智能”。这是长城汽车整车智能化品牌,其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全新电子电器架构,是面向未来出行的智能系统,也是驱动长城汽车从中国汽车企业向全球化出行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数字引擎。
“将生活注入技术”是咖啡智能的价值主张,咖啡智能首次提出“双智融合”的研发理念,从用户体验的视角将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合二为一,以及决定智能化程度的三大核心变量:交互+生态+AI。
智能驾驶: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基于咖啡智能系统的L3级别的自动驾驶采用可拓展架构,将在明年开始不断迭代,未来将成长为L4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
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双智融合,智能座舱以多元化移动空间、端云一体计算平台、跨系统开放架构形成内核。同时,围绕人、车、路、环境,咖啡智能可以提供车内360度加车外360度的720度感知,借助端云一体超远程感知技术,让单车融入城市大交通智能中。
电子电器架构:咖啡智能将赋能长城汽车3.5及4.0代全新电子电器架构,支持千兆以太网、5G、V2X等;长城汽车率先实施整车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分析流程,并成为首家获得中汽中心信息安全认证的车企。未来第四代中央计算单元为核心的可生长的ZONAL型智能电器架构。
智能驾驶
目前,长城汽车已有超过45%车型搭载L2级智能驾驶技术。在车联网应用方面,长城汽车旗下WEY、欧拉品牌和长城炮车型已实现全覆盖,哈弗品牌近60%车型实现网联化。

 
长城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基于咖啡智能系统的L3级别的自动驾驶采用可拓展架构,将在明年开始不断迭代,未来将成长为L4甚至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而这时候,我们也不妨回忆下长衬汽车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发展历程:
自2009年,长城汽车便开始了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并于2015年首次对外展示了L3级自动驾驶技术;
2016年,长城汽车车队在中国智能车未来挑战赛中斩获了冠军;
2017年初,长城汽车正式发布了中国、美国、印度三地协同开发的“i-Pilot智慧领航”自动驾驶系统;
2018年3月,长城汽车与中国移动、华为联合开发的基于5G的自动远程驾驶技术在长城汽车徐水试验场通过测试;
2018年底长城汽车“国家智能汽车与智慧交通(京冀)示范区”投入运营;
2019年7月25日,长城汽车WEY发布“Collie牧羊犬全维智能安全系统”;
在2019年10月的数博会上,长城汽车还展示了L4级别城市自动驾驶、5G远程无人驾驶、全自动代客泊车等智能驾驶“黑科技”。
智能网联
目前长城汽车已拥有百万量级的联网车辆,为哈弗、WEY、欧拉和长城皮卡四大品牌的多款车型提供联网服务。目前,长城汽车正在构建开放的技术创新平台,共同推动5G、物联网、自动驾驶、车联网V2X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加速共性技术的产业化步伐。
2018年,长城汽车和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宣布双方将在车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大数据四大领域展开战略合作。双方利用优势资源,联手推进车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相关技术研发及应用,打造车辆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联合巨头。

2019年7月,长城汽车发布“GTO全域智慧生态战略”,围绕汽车-出行-生活的体验服务,长城汽车宣布将告别传统功能车时代,并联合8家战略伙伴共建全域智慧生态,携手打造基于5G+AI技术、以体验驱动、带给用户全生命周期体验与服务的出行机器人,构建长城汽车全域在线智慧生态,开创出行机器人新时代。

智能像素大灯,长城汽车智能像素大灯以LED作为光源,DMD芯片为核心器件,基于DLP投影技术,可实现百万像素的灯光投射,这也是全球首个普及且国内首个搭载的百万级智能像素大灯。

能够依据复杂的道路状况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实现弯道自适应照明、行人防眩目及提醒、车辆的识别及防眩目、隧道/地库自动车灯开启、虚拟仪表盘、限速标志识别及投影、车距保持投影、示宽功能、动态斑马线、转向标志投影、启动LOGO投影及用户自定义投影等功能。

智能像素大灯将“安全”范围扩大到所有的道路参与者,并注入更多智能化、AR可视化因素。例如,车灯开启后,能够防止对行人及车辆驾驶员面部的精准眩目,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大范围模糊化防眩目;可预测行人行为,投射斑马线或禁行标语等交互信息,并给行人投射提醒光束,提醒“低头族”即将到来的车辆;在车辆行进过程中投射导航、路牌、车辆状态等信息,无需分散驾驶员行车注意力,保证行人及车辆的安全。目前,智能像素大灯已经应用在2020款WEY VV6上。

车载健康检测系统,利用安装在座椅内部的毫米波雷达,以非接触的探测方式,实时监测驾驶员的生命体征监测,并输出呼吸和心率等信息给汽车中控系统,有助于及时发现司机疲劳驾驶或突发疾病情况等。汽车中控系统通过控制座椅震动、减速行驶、语音提醒、氛围营造等方式来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5G车载远程终端,通过终端将为车辆提供5G联网通信,为车主提供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联网服务。车载远程终端可将平台与车辆紧密联系起来,用户在离车状态下,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车辆状况,并对车辆进行控制。高速率的网络能够提供优质的在线媒体、实时导航等联网服务。5G远程车载终端将为智能驾驶V2X提供网络基础,实现车内、车与人、车与路、车与云端服务平台的全方位网络连接综合服务。

智能座舱,体现了长城汽车对未来智能汽车出行生活的发展理念,模拟未来人类驾驶智能汽车出行场景,以消费者的角度从娱乐、生活、健康、安全、科技、消费、出行等角度重新诠释、定义未来的汽车座舱,通过搭载全新一代座舱域控制器及云端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座舱技术的高度融合,打造出沉浸式虚拟场景、现实互动体验座舱。

全息车机及全息语音机器人,全息车机利用无介质空气成像技术,通过纳米级加工工艺,实现微米级光学单元结 构,并排列组合起来,从而实现光场重构成像。通过手势识别可对音乐、视频、空调、游戏模块等进行点控操作。在游戏模块中,结合眼球追踪技术,可实现对人眼进行定位和跟踪。全息语音机器人则是利用无介质空气成像技术,将3D语音助手呈现在空气中,结合语音识别技术,通过识别语音命令,可进行唱歌、跳舞、天气预报、新闻联播、讲笑话、股票查询等。

生命体征检测技术,长城汽车生命体征监测技术,采用高精度、高性能的毫米波雷达,相较于普通厘米波雷达,毫米波雷达探测技术具有穿透能力强、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探测精度高等优势,可以全天时全天候保持高精确度监测。并且雷达已经过环境耐久试验验证,可在-40℃~+85℃的环境下正常工作。毫米波雷达的芯片可以有效利用静止物体消除算法等关键算法,剔除虚假目标干扰,有效分类出活体与其他物体,实现对车内生命体的有效监测。
 
大概从2014年开始,互联网汽车开始流行,消费者也逐渐留意和关注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引用蔡德暄先生的一个观点,汽车智能化并不是一家独大的事情,那长城汽车在智能化领域扮演者什么角色?那就是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向用户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这也是最关键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