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一族正快速成为汽车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现在90后乃至00后为代表的年轻群体已不像曾经的汽车消费者一样,只看中车型的实用性,除了足够吸引眼球的前卫造型与先进的科技配置之外,驾驶乐趣也成为年轻人购车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于是,一些运动性能卓越的车型也已成为年轻人购车时的优先考虑对象,而这些车型大多由合资品牌推出。难道已经在设计与科技方面赶上甚至超越合资品牌的自主车型就没有一款开起来足够爽快刺激的产品吗?当然不是!
近年一些自主品牌开始着眼强化旗下车型的运动化驾驶体验,而长安逸动PLUS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一款10万级紧凑型轿车,长安逸动PLUS不仅拥有运动化的外观设计以及同级领先的丰富配置,在采用全新的蓝鲸动力NE 1.4T高压直喷发动机后,动力性能更获得了大幅提升。为了验证逸动PLUS的性能,近日,教授与几家媒体同行在广东大河马赛车场进行了一场十万级家轿圈速王者争霸赛,通过竞赛,来看看逸动PLUS如何直面来自日系和德系的热门车型—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的挑战。
作为持续占据紧凑型轿车销量榜前列位置的热销车型,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符合大部分消费者对于一款经济型日用轿车的标准:成熟稳重的造型设计、宽敞的车内空间和出色的乘坐舒适性。然而对于年轻一代消费者来说,日产轩逸和大众朗逸绝对称不上“年轻”。
而作为挑战者的长安逸动PLUS,在外观设计方面就显得更加前卫,全新“鲸星海”动感格栅与溜背式车身造型使长安逸动PLUS在两款稳重型的对手面前更具活力。而宽敞的车厢则因红黑拼色设计、超纤零坐感座椅与双联屏的存在而充满运动感、科技感。
当然,既然是赛道挑战,帅气并不能在赛道上带来实质优势,真正能对驾驶体验与圈速成绩带来影响的是发动机、变速箱与底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大件”。接下来,跟随教授一起来看看三款车的赛道表现。
公布比赛结果之前,先聊聊三款车的基本情况。参与本次刷圈挑战的日产轩逸搭载了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CVT无级变速箱的动力组合,采用同级常见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结构。在日常用车过程中,日产轩逸拥有非常平顺舒适的动力性能,偏舒适性取向的底盘调校也能为乘坐舒适性带来帮助,但是舒适性取向的它是否能在赛道上跑出好成绩呢?
而作为最畅销的德系轿车之一,参与活动的大众朗逸配备了1.4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7速双离合变速箱组成的动力系统,拥有最高150马力和250牛·米最大扭矩;底盘部分,朗逸同样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结构。同时,1.4T发动机出色的动力参数让人更期待它在本次刷圈挑战中的实际表现。
至于长安逸动PLUS,它搭载的则是基于蓝鲸NE动力平台打造的1.4T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拥有多达14项先进技术。Agile敏捷燃烧系统让发动机时刻处于最佳状态。通过35MPa高压直喷系统,这款蓝鲸NE 1.4T发动机可以获得小至8微米的燃油颗粒,让燃油得到更充分的燃烧;全球首发量产应用的Smart Phaser智能凸轮轴调相系统让发动机动力输出响应速度提高了175%,而VDOP全可变排量机油泵技术和单独可控PCJ技术则可实现机油压力的实时控制。
在先进科技的加持下,蓝鲸NE 1.4T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马力158匹,最大扭矩260牛·米,1500转即可到达峰值扭矩,这让长安逸动PLUS成为本次刷圈挑战中动力参数最强的车型,也为这场比赛增添更多乐趣。
本次挑战的大河马赛道具有直道较短、赛道较窄以及弯道较多、较急的特点。在这样的赛道上,车辆的弯道灵活性和出弯加速性能面临着巨大挑战。
圈速挑战正式开始,日产轩逸抢先登场。这款极具代表性的日系紧凑型轿车因搭载自然吸气发动机而拥有非常线性的动力输出,但是并不出色的动力输出,使得轩逸在短直道上的提速效果实在不尽人意,此外,动力输送也显得稍有迟滞,在赛道上难以提供令人称心如意的动力体验。同时,因重视舒适性而调校偏软的悬挂系统也导致轩逸在弯道中的车身动态变得不稳定,倾侧幅度很大。在这条赛道的连续弯道面前,这种不稳定的车身动态对驾驶体验造成了明显影响。
紧接着登场的是德系选手大众朗逸,它的1.4T涡轮增压发动机较日产轩逸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加强劲,转速达1750rpm时即可输出峰值扭矩。这让朗逸在这条小赛道上获得了更出色的出弯加速表现,但是由于大众DSG双离合变速箱的保护程序经常在教授想要全力加速时强行介入,导致动力系统没能按照教授的意图作出响应,动力的切断也影响了朗逸的圈速成绩,同时也让其赛道驾驶乐趣大打折扣。而在底盘方面,大众朗逸的底盘调校较日产轩逸更加沉稳,车身姿态的控制更加出色;但是在弯道中大众朗逸表现出了车身动态“过度沉稳”的情况,较弱的尾部跟随性导致车辆在弯道中显得笨拙,而这也成为了大众朗逸在赛道驾驶方面的短板。
压轴出场的是中国汽车品牌代表长安逸动PLUS,蓝鲸NE 1.4T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不仅在动力参数方面胜过两款合资对手,其响应迅速的动力输出更在这条赛道上发挥出了关键作用:在车辆抵达出弯点时踩下油门踏板,发动机转瞬间作出响应,转速攀升、变速箱降挡,所有动作精准快速、一气呵成,让出弯加速变得干脆、迅猛。同时由于蓝鲸NE 1.4T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的马力优势,长安逸动PLUS也能在短短的直道上获得更高的尾速,对提升圈速成绩带来帮助。
底盘部分,长安逸动PLUS虽然与同级合资对手一样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式悬挂结构,但是长安逸动PLUS的底盘是由中美10余位资深专家组成的顶级研发团队进行设计调校,应用了一体式液压圈梁和U-O Form封闭式扭梁等设计,让长安逸动PLUS拥有了同级合资对手所不具备的顶级底盘,给用户20万合资车才有的驾乘体验。
在接连不断的弯道中,长安逸动PLUS一直保持着非常稳健的车身姿态,悬挂系统很好地控制了车身倾侧角度。与此同时,更好的车尾随动性也使逸动PLUS的转向变得更加灵活,让教授敢于尝试以更高的速度攻入弯道。而长安逸动PLUS每次也都能按照教授的意愿出色地完成任务,可以说赛道上的长安逸动PLUS是令人放心且充满乐趣的。
经过连续多圈的刷圈挑战后,三款车在大河马赛车场也跑出了它们最佳圈速成绩。长安逸动PLUS依靠着蓝鲸NE 1.4T高压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各项高科技加持以及十分出色的底盘调校,跑出了1'08"537的好成绩,优于日产轩逸1'09"794的成绩和大众朗逸1'08"694的成绩。
其实,长安逸动PLUS能问鼎冠军在情理之中,上市前每辆逸动PLUS都经历了严苛考验,今年更是通过“千锤百炼”系列活动全方位检验其产品性能。正是因为高要求和严标准,逸动PLUS上市即热销,上市6个月累计销量快速突破10万辆,而且继第二三季度取得中国品牌轿车上险数据冠军后,第四季度前两个月更是毫无疑问蝉联中国乘用车紧凑型轿车上险数据TOP10。11月逸动销量再次突破2万辆,一路逆势上涨,用可观的销量数据力证了中国品牌轿车的实力。
面对这样一款既有帅气外形,又有出色驾驶体验,而且指导价只需7.29-10.39万元的长安逸动PLUS,对于热爱驾驶、追求个性与乐趣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一定会感到心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