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注汽车行业的朋友应该会发现,近几年自主品牌的发展可以说是越来越顺利。从每年非常有代表性的车展上就可以看到,很多自主品牌的展台上的观众是越来越多,反而是有合资品牌却没什么看点。
从数据也可以看出来,自主品牌的车型基本上除了在轿车方面无法和合资抗衡之外,其他种类方面很多都是五五开的局面了。
SUV领域
首先是SUV方面,哈弗H6就曾经数年牢牢占据着SUV销量第一的宝座。前十的车型里,我们比较常见的自主品牌有长安CS75系列、吉利博越、比亚迪宋等车型,甚至是长安CS55、欧尚X5、哈弗M6、哈弗F7也能够偶尔爬上来。
(数据来源:乘联会,下同)
这种平分秋色的局面,其实从SUV这一品类开始在国内汽车市场兴起之时起,就一直保持着。之所以能够和合资品牌抗衡,一个很核心的因数就是自主品牌的SUV有着极高的性价比,同样的价钱你能获得更多。例如15万元可以买到紧凑型SUV哈弗H6,但是只能买到合资的小型SUV,并且配置还寥寥无几。
当然这背后还有很多汽车工业历史发展、SUV的结构与制造、市场竞争、宣传营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占据SUV销售榜半壁江山不是一时的走运,而是自主品牌努力所成就的。也正是这方面的努力,才使得很多自主品牌有了发展和壮大的机会,从而打造更加出众的产品。
MPV领域
在MPV领域,合资品牌里有大名鼎鼎的别克GL8、艾力绅和奥德赛,这三款车型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但是自主品牌其实也是不甘落后的,五菱宏光虽然算不上正宗的MPV车型,但是神车的销量永远都是遥遥领先的。
而厂家真正打造的MPV车型,也开始逐渐能够与合资车型分庭抗礼,例如传祺在这方面就做得不错,传祺M8和传祺M6月销量加起来也是过万的节奏,此外东风风行菱智、五菱凯捷、江淮瑞风等车型也是榜上有名。
而MPV车型之所以能够取得半壁江山,一方面是因为这方面的竞争相对较小,在20万元以内的车型里几乎是没有合资品牌分布的,所以有着较大的市场空白;另一方面自主品牌的MPV车型也是有着较高的性价比,受到了很多家庭成员较多或者是二次购车的消费者的青睐。
新能源领域
在新能源领域,自主品牌可以说是实现了完全的压制。翻开4月份的新能源销量排行榜,基本上除了特斯拉之外,清一色的都是自主品牌的车型,像蔚来、小鹏、理想、比亚迪、欧拉以及其它如雨后春笋一般的新能源品牌,旗下的车型几乎将新能源市场分割完毕。
随着特斯拉因为刹车失灵事件成为众矢之的,未来自主品牌还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自主品牌之所以能够占据着优势,是因为新能源车型的核心放在了三电系统上面,没有内燃机那么复杂的内部结构和性能要求,各大品牌在这方面几乎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因此消费者对于品牌方面的优势没有那么推崇。
所以,自主品牌在这方面反而是占据主动,不仅产品设计新颖时尚,三电系统一马当先,在智能化、价格、配置方面全面领先。反观合资品牌,很多车型都是油改电的临时产品,价格贵又没有什么性价比,并且没有付出足够的重视,因此销量落后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它领域
在一些高端领域,自主品牌也在持续发力,近些年也推出了一些高端定位的品牌去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如长城推出WEY品牌,吉利推出了领克品牌,这些品牌都有着不错的发展趋势,并且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选择。而传统豪华品牌红旗,也在2018年发布新品牌战略之后重新步入正轨,销量节节攀升。
而且以小鹏、蔚来、理想为首的新能源车型,也是直接定位于高端,销售的车型价位在20-50万为主,依然有很多消费者乐此不疲。
皮卡方面,除了福特F-150这款车型之外,似乎就没有什么合资品牌愿意去在这方面扎根。从实际的销量来看,长城直接占据了皮卡销量的半壁江山,2020年长城皮卡销量22.5万辆,同比增长51%,市占率近50%。
实际上差距越来越大?
纵观下来,自主品牌似乎真的除了轿车不太行,好像哪个领域都拿得出手。可是还是有很多消费者不认可自主品牌的车型,潜意识里还是粗制滥造,不仅购车的时候压根不会选择,甚至提起自主品牌还有种气不打一处来的感觉。
而有些比较讲道理的消费者,就会拿事实说话,说即便自主品牌做得这么好了,可不还是一样卖不过合资吗?其实这么说好像也有道理,2020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74.9万辆,同比下降8.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4%,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0.9个百分点。
的确,从数据来看,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据近三年是呈现出一个下降趋势,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原因其实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车型来看,多数品类自主与合资基本能分庭抗礼,但是汽车市场上最大的主体,也就是轿车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的差距。大部分时间,销量前十的车型里几乎都难见到自主品牌的身影,这方面的确是导致自主品牌想要赶上存在很大难度。
其次从大环境来看,2018之后,国内汽车市场汽车保有量已经到达了一个饱和,销量的增长脚步放缓。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是,保有量饱和之后,消费者开始从首次购车变成了增购、换购为主,在中低端领域耕耘的自主品牌遇到了很多瓶颈,更有大部分三四线车企直接倒闭。
反观合资品牌,在高端车型方面更具优势。所以你可以看到,2020年豪华市场累计零售量为252.91万辆,同比增长14.7%。豪华品牌市场份额这么大,自主品牌的车型却难以挤进去,更不要说去抢占市场了。除了品牌的积累之外,产品本身的确也很难达到或者接近BBA的高度。
此外,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加上疫情的影响,消费者更加信任质量过硬的合资品牌,毕竟从长远用车的角度来考虑,除了品牌优势之外,保值率也是一个较为关键的优势。此消彼长之下,导致了自主品牌近些年的市场占比呈现下降的趋势。
所以,看似能和合资品牌扳手腕的自主品牌,其实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所在。我们不能只是看到销量靠前的车型里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身影,更高看到客观又实际的差距所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自主品牌近十年的成长是巨大的,差距在进一步的缩小。
其实只要给够足够的时间,自主车企加倍努力、国家政策倾斜支持、社会接受程度日益提高、消费者实际行动选择,自主品牌的车型才能够真正实现超越。假以时日,我们或许可以像德国人开BBA,日本人开两田一产,韩国人开起亚现代一样,以开自主品牌的车型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