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10万销量,对于一款车来说到底有多难?如果是像日产轩逸、大众朗逸这样的热销产品,月销量基本3万起步,最多也就是2~3个月的时间。但如果对于一辆卖20万以上的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轿车来说呢?
比亚迪汉给到我们的答案是:1年。
比亚迪汉作为该品牌的全新旗舰产品,自2020年7月上市至今不过也就1年时间。不过在7月20日,第10万辆比亚迪汉就已经在深圳坪山工厂正式下线,标志着这款年轻的旗舰车型从上市到创下10万辆的成绩只用了1年时间。
比亚迪汉上市初期,其实大多数人对这款车的产品力是认可的,搭载由磷酸铁锂为材料打造的刀片电池,最大纯电续航能够达到605km,放在如今一众新能源车型中都有着极高的竞争力。但从产品定位来说,旗舰车型本就不是以走量创收为最终目的,加上国内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普遍还不算太高;而且比亚迪品牌车型也普遍给人留下低门槛的印象,一下子推出一款要价25万左右的新能源车型,即便实力值得肯定,但真正愿意为之掏腰包的或许不多。
不过车辆上市后的表现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比亚迪汉出道即巅峰,2020年8月车型月销量就达到4000辆,随后汉的销量也一路攀升。来到2021年6月,比亚迪汉上市11个月后的累积销量已经达到92787辆,月均销量高达8435辆,也证明了国内市场对比亚迪这款旗舰轿车的认可。
既然是比亚迪的旗舰产品,在技术方面的投入自然不能差。
首先从产品定位来看,比亚迪汉是一款中大型定位轿车,长宽高为4980(4960)/1910/1495mm,轴距达到2920mm,车身尺寸上相较奥迪A6L等长轴版中大型车还是有一定差距,但对比雷克萨斯ES这类车型还是有着一定的尺寸优势。
而汉在技术上的核心看点,就是比亚迪基于磷酸铁锂材料打造的刀片电池,汉也是最早一批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车型(汉EV搭载磷酸铁锂电池,汉DM为三元锂电池)。
由磷酸铁锂材料打造的刀片电池具有放热慢、产热少、不释氧的特性,更稳定的化学性质带来了相比三元锂电池更高的安全性。在2020年初比亚迪公布的针刺实验上就证明了这一点,即便是被钢针刺穿电池后也并没有产生燃烧以及冒烟现象。对于现在时有发生的新能源车自燃事故,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显然给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型更强的信心。
但以现在的电池技术来说,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稳定安全性却是一个“鱼与熊掌”的问题,采用磷酸铁锂打造的刀片电池虽然有着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在能量密度上还是不及传统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低带来的自然是续航里程短的问题。
正是因为考虑到这点,比亚迪才将电池打造为细长条的刀片形状,刀片电池横向排列在电池包内,相较传统电池包提升了近20%的空间利用率,弥补了电池能量密度低对车辆续航方面的影响。以车辆的续航表现来看,汉EV的长续航版最大续航里程为605km,与特斯拉Model 3的最大续航里程持平。
相较汉EV提供的最大功率163kW的前置电机,以及高性能版提供的363kW最大功率前置电机+200kW最大功率后置电机的双电机组合,汉DM(插混版)则提供了一台2.0T发动机辅以最大功率180kW后置电机的动力方案。不过从车型的细分销量上来看,汉EV显然是要比汉DM更加畅销。
而在车内部分,汉的表现同样亮眼,12.3英寸全液晶仪表、15.6英寸且支持横竖屏切换的中控屏、双幅式方向盘等,都为汉增加了不少科技化元素。同时车内大面积的皮革包裹,配合上木纹饰板、拉丝铝工艺等材料的点缀,令整体质感和视觉感受加分不少。至于配置方面,比亚迪旗下车型配置涵盖向来不用担心,除了上面提到的配置外,全速自适应巡航、可开启全景天窗、LED大灯、车联网等多项配置都做到了全系标配。
虽然从市场的整体销量来看,新能源车型的占比其实并不大,但比亚迪汉的热销,也不难看出现在国内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接受度正在逐渐提高。这其中也与新能源车型续航里程的不断提升,三电系统的愈发成熟,以及新能源车型愈发便利的用车环境有关。
而对于身处燃油指标紧张的一线城市消费者来说,传统燃油车型漫长的摇号和等待,相比购车补贴、新能源牌照等新能源车型的用车便利和政策红利,也是促使越来越多人选择新能源车型的关键因素。
其实如今的国内不乏一些高销量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型,例如售价不到5万的五菱宏光MINIEV、5~10万元级别的欧拉黑猫等,售价达到20万元以上的自主品牌高端车型,且保持高销量状态的屈指可数,也仅有理想ONE、蔚来ES6以及比亚迪汉等几款车型。
说到高端的中国自主品牌车型,红旗绝对是最先被提及的品牌,红旗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头部品牌,加上民族情怀,有着天然的加分表现。但其他中国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的发展却并不是那么顺利。像是早期奇瑞旗下的高端品牌瑞麒,搭载2.0T的中型车瑞麒G6要价18.98-25.98万。奇瑞本打算用这个品牌进军中高端市场,可惜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以2011年的销量为例,瑞麒G6全年仅售出了153辆。
奇瑞以及其他中国自主品牌早年冲击中高端市场屡次碰壁,确实为后续有这方面打算的品牌敲响了警钟,没那么好的技术,就别老惦记着更高端的细分市场。但随着近年来中国自主品牌技术研发不断取得进展,不少品牌再次打算冲击中高端市场。以如今的中国自主品牌为例,除了有蔚来、理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还有比亚迪。
随着消费升级,其实很多人拿出30万买车都已经不是太大的难事,比起当年觉得中国自主品牌做不来高端车型,到如今愿意支持中国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的人越来越多。但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产品必须要有符合这一售价的技术和用料水准,才能心甘情愿让我们掏腰包,显然比亚迪汉的技术和用料是对得起自身售价的,而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说不定也会有越来越多优质的高端车型走进市场。
其实从比亚迪汉1年创下10万辆的成绩来看,中国消费者对于国产高端车型还是愿意选择接受的。在技术有保证的前提下,能够花同样的价格买到更豪华且空间更大的车型何乐而不为呢?从售价相近,但品牌和定位完全不同的比亚迪汉以及丰田亚洲龙的销量差距就足以证明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