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评论

只有这一辆车才能代表大众品牌 你知道吗

08-11 11998 网络  

并不是老就能称之为经典,也不是经典就一定意味着老。在汽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车子为人们所铭记,福特的T型车,雪铁龙2CV,保时捷911等等,他们或是影响了整个汽车工业的发展,抑或引领了一个阶段的潮流。2003年7月30日,一台水蓝色的甲壳虫完成最后一道生产工序,驶下了生产线,随即这台车便运往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城永久收藏。这是全球最后一台老甲壳虫,它一共生产了21,529,464辆,成为了历史上最成功的车型之一。

如果说有一款车能代表大众汽车,那它一定是甲壳虫。上世纪30年代,轿车作为奢侈品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走上政坛的希特勒深知汽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希望制造一款能让德国所有家庭都能拥有的“国民车”,他希望这辆车提供两个成年人和三个儿童的乘坐空间,最高时速达到100公里,平均油耗不高于百公里7升,售价要控制在1000马克之下等等。这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个严苛的条件,需要汽车在性能、生产工艺和生产成本之间取得高度平衡。

1931年4月,费迪南德·保时捷回到斯图加特,创办了保时捷发动机汽车设计顾问公司。由Zuendapp出资支持的第一台保时捷Type 12样车于1931年完工,只是随后的路试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该项目被迫终止。1933年, NSU D-Rad联合汽车制造厂委托保时捷设计一款经济型轿车,新车的代号为保时捷Type 32,与后来的甲壳虫已经非常相近。

保时捷Type 32样车,采用风冷4缸水平对置发动机,最大功率19kW,时速可达80公里。

1933年的柏林车展上,希特勒提出了国民车计划,与费迪南德·保时捷的想法不谋而合。1936年2月24日Type 60样车在戴姆勒奔驰柏林展厅公之于众,1935-1936年间在保时捷斯图加特工厂里完成了三台VW3原型车,它们都基于NSU原型车打造,采用了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创新性的后置后驱形式。不过因为风冷发动机的散热效果不理想取消了后窗。

VW-3系列车型测试成功后,戴姆勒奔驰在辛德芬根工厂生产了30台内部代号为VW30的试装车开始了漫长的路试,那时的路况都不是很好,这对一辆成本在1000马克之内的平民车型是巨大的考验。所有车辆累计行驶了240万公里,最终证明车子非常可靠。

希特勒决定建立汽车厂来生产这种轿车。最终公司命名为“Volkswagenwerk Gmbh”,之后便开始生产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车”。工人们希望把它命名为“Kdf-Wagen”,意思为欢乐就是力量牌汽车,但早已关注这款车的民众则把它取名为“大众”。第二年在柏林汽车博览会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讽刺他的外形像只“Beetle”,就这样甲壳虫的名字传遍了世界各地。不过大众直到1967年8月才正式在市场上使用这个名字。

1938年5月26日,希特勒在法勒斯雷本为大众工厂奠下第一块基石,此后这里便发展成为现在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总部。是二战促使了甲壳虫的发展,1938年大众推出了改进的24马力的“38”车型, 由于配备了新型高效散热风扇,后车窗再次装配到车上。战争期间,仅有630辆甲壳虫投入民用,而65000分别被改装成吉普车、水陆两用军车和四驱车。

战后的德国百废待兴,而盟军接管之后也慢慢恢复经济和生产秩序。甲壳虫几乎在战争刚刚结束就恢复了生产,工厂生产当时的VW Type I车型。英军对甲壳虫兴趣浓厚,订购了2万辆车,1946年10月14日,甲壳虫的生产量就达到了1万辆。1950年,第10万台甲壳虫下线。从恢复生产,到达到这一产量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1955年8月5日下线了金色涂装的第100万台甲壳虫。

战后世界经济逐步复兴,人们对汽车的需求愈发迫切,可是购买力又非常有限,甲壳虫的经济耐用恰好适应了这种形式,迅速成为欧洲最畅销的车型。由于良好的设计工艺以及精湛的制造工艺,甲壳虫十分耐用,成为了长寿车型。它为大众带来了巨大利润,不仅仅在欧洲大获成功,还顺利进入了已经饱和的美国市场,大众公司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很快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汽车公司。

第100万台甲壳虫。当时大众的总经理也为甲壳虫制定了长期战略。在不必要的情况下不调整外形,只优化内部结构和产品质量。60年代,甲壳虫不断改进,更加先进的技术使它不断完善,然而外形并没有大的改动。大众先后为甲壳虫更换了悬挂结构,改进了变速器。

1951年的甲壳虫外形更加流畅,这辆车上可以看到甲壳虫许多的历史演变痕迹。而不同年款的甲壳虫,后车窗是明显的区分,这台是1953年之前的Pretzel Beetle,它的特征是尾窗采用了一种类似八字形的小面包。

1953年之后的Oval Beetle(小椭圆)。1953年甲壳虫将原有的面包圈形后窗更换为更大的椭圆车窗,这一代甲壳虫被亲切的地称为“小椭圆”。

1957年大众汽车又扩大了后风挡的面积并且风挡玻璃出现了棱角,昵称为“小方块”。

除了尾窗的样式不断变化之外,老款甲壳虫的引擎盖形状也不断改变,不过变化非常细微,设计师一方面在尽量维护甲壳虫的经典造型不被破坏,另一方面也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满足新的法律法规。

1962年甲壳虫的产量达到了500万辆, 1967年大众第1000万辆甲壳虫下线。1972年2月17日,第15,007,034下线,比福特T型车多出一辆,成为了全球产销量冠军。

随着70年代高尔夫的诞生和流行,甲壳虫的国民车位置注定会被取代,陆续从本土开始停产,生产转向了海外。1978年1月19日,在德国本土生产的最后一辆甲壳虫在埃姆登工厂下线。1981年5月15日,第2000万辆甲壳虫在墨西哥下线。1998年,大众推出了全新一代甲壳虫,自此,老甲壳虫慢慢走下了历史舞台。2003年7月30日,最后一辆甲壳虫驶下了墨西哥工厂的生产线,总产量21,529,464辆,成为了历史上最成功的车型之一。

大众与保时捷一直密不可分,关系暧昧。甲壳虫也影响着后续的大众和保时捷车型。大众后期的Type 2小巴士,Type 3都是基于甲壳虫研发的。保时捷356费迪南德有多达40 %的零件取自甲壳虫,之后的356,后来的911都带有部分甲壳虫的影子。

T型车使美国最先在世界上普及了汽车,而甲壳虫让大家享受到了汽车带来的方便和乐趣。在20世纪60年代,曾有人问:“甲壳虫为什么不改变一下外形呢?”大众的回应是:“有的外形不可能再改进了。”甲壳虫在墨西哥停产的那一刻,它确实像大众说的那样,从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1931年设计出甲壳虫开始,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从未改变过外形。在墨西哥,当政府要求出租车只能用四门车型之后,甲壳虫选择了退出而不是改变,这是它最好的离开舞台的方式,它可爱的形象,可靠的品质永远刻在人们心中。

然而老款甲壳虫的外形能被所有人记住,但熟悉老甲壳虫内饰布的人又有多少呢?恐怕不会多。事实上甲壳虫的内饰设计经过了几次重大革新,其装备水平也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仪表的位置也有所变更。

经过改进后的老甲壳虫内饰,仪表位置更加主流,方向盘造型也更加精致。

良好的车厢高度让老甲壳虫的车内空间并不局促,而设计师简直就是把家里的沙发塞进了它的后排,而甲壳虫拥有如此宽大的后排座椅相比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吧。

1998年第二代甲壳虫推出,融合了现代化的科技与复古的造型,第二代甲壳虫大受欢迎。它采用了高尔夫的平台,由一代的后置后驱改为前置前驱,发动机也由风冷变为水冷,前悬挂采用麦弗逊式,而后悬挂则为扭力梁。出自彼得·希瑞尔之手的二代甲壳虫将“圆”用到了极致,整个车身几乎是由三个半圆形拼接而成。而“对称”的设计语言也运用到了设计之中,二代甲壳虫不仅左右对称,几乎前后也做到了对称。

第三代甲壳虫多了向经典致敬的元素,线条不像二代那样圆到极致,多了一些硬朗的线条。车顶变得更平,前风挡也不再那么倾斜,车尾的弧线下坠得也更缓,勾勒出的线条更加近似一代甲壳虫。中控台的两个出风口和音响控制面板的造型也与70年代的甲壳虫极为相似。三代甲壳虫也不再仅仅是妹子们的玩具,也以更加硬朗的外形和不错的性能令男士倾心。

萌萌的小甲壳虫深受喜爱,它也是汽车界的大明星,参演了许多部电影,最知名的不过《疯狂金龟车》,1968年至今,《疯狂金龟车》一共拍了6部电影和5部电视剧,大家都记住了赫比,无论电影中的赫比还是现实中的甲壳虫,都给大家带来了无数的欢乐。童年时候的大黄蜂,那时还是甲壳虫。

它卖萌又个性,叫人一见倾心,深受妹子与年轻人喜爱。很多人乐于给它改装,让它变得独一无二。它给大家带来的不止是可靠与便利,更是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它仿佛也是有生命力的,而不止是冷冰冰的机械。无论新老甲壳虫,它的形象都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它早已不仅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种驰骋在公路上的文化。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上海用户
2015-08-12上海
不喜欢这个造型
广东深圳用户
2015-08-11广东深圳
妹子的最爱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