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油价终于回落了一些,话虽如此,但价格依旧处于高位,92号汽油下探到7.15,95号汽油也来到7.75。高昂的油价是妨碍我们开车的拦路虎,有没有油耗低且驾驶感受还不错的车型?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外挂”,当然这里指的是电机。汽油机最佳效率区间相对窄,而车辆长期处于变速运动过程,发动机转速并不会永远恒定在最佳热效率区间,而电机的加入就可以通过调节发动机的扭矩与转速,同时辅助输出,实现最优的效果。这也是混动系统的核心思路。
在以前,混动基本与日系车挂钩,但时至今日,自主品牌的混动系统同样出色,例如比亚迪的DM-i系统,一出现就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据王传福称,目前DM-i订单已经积压20万台,平均交付时间已经拉长至4个月,11月新能源销量更是成功击败特斯拉成为冠军。长城在前段时间发布的DHT混动系统同样优秀,例如玛奇朵DHT车型,同样的思路,同样精彩的表现,同样值得期待。
11月底,比亚迪正式公布旗下宋Pro DM-i车型的预售价格,价格区间为13.58-16.28万;玛奇朵则在早前已经上市,价格区间为14.58-15.98万元,二者可谓是针尖对麦芒,不知道同样搭载混动系统的自主精品SUV孰优孰劣?
外观方面二者自然是各有特色,在今时今日一流的自主品牌早已拥有各自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在马路上基本上能一眼就能分辨车型的品牌,这是自主品牌多年以来的积累。
尺寸方面,玛奇朵的长宽高分别为4520/1855/1665mm,轴距为2710mm;宋Pro DM-i为4650/1860/1700mm,轴距为2712mm。从尺寸上来说,宋Pro DM-i略占优势。
尾部设计部分,两车同样极具家族风格,宋Pro DM-i使用贯穿式尾灯设计,这是比亚迪从唐开始就使用的风格,而玛奇朵则略微传统,甚至在尾灯设计上能看到一丝VV时代的印记。
两车均使用大屏+小屏的方式来处理人机交互,宋Pro DM-i的屏幕可以旋转同时驾驶员前方的显示屏也进行了改进,如今使用8.8英寸的屏幕,显示效果更出色,避免反光的烦恼。
相较宋Pro DM-i,玛奇朵的屏幕会显得科技化一些,梯形的设计整体会给人一种更加前卫的感觉。水晶挡把的加入对于车辆内部的豪华感提升明显。
宋Pro DM-i15.6英寸的自适应旋转大屏一直都是比亚迪的杀手锏,Di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几乎包含车辆所有功能,同时还支持大量的第三方应用,从可玩性角度来看几乎无出其右。
玛奇朵的屏幕尺寸的14.6英寸且为固定的形式,整体显示效果同样清晰,操作逻辑也足够智能,该车机还内置了两款游戏,可以通过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来联动。
辅助驾驶方面,玛奇朵基本配备L2级驾驶辅助系统,只不过并线辅助则需要在顶配车型上才会见到。宋Pro DM-i除了最低配车型以外,其余配置均配备L2级驾驶辅助系统。值得一提的是,玛奇朵带有50米循迹倒车功能,对于新手来说非常实用!
宋Pro DM-i使用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EHS电魂系统+刀片电池的组合,属于插电式混动系统,同时根据不同续航会有不同的电机功率。
DM-i系统的优势在于车辆尽可能使用电去驱动车辆,得益于较大功率的电机,电驱动的工况范围较广,以求压低油耗。DM-i系统同样拥有多种模式,例如纯电、混动、直驱等,整体驾驶感受很出色,官方宣称其亏电状态下的百公里油耗为4.4L。
玛奇朵的混动同样由1.5L发动机+两挡DHT系统组成,属于非插电式混动系统,系统最大功率140kW,综合扭矩可达到370N·m,电池容量为1.7kWh,整体属于通过电机调节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工作逻辑与DM-i类似,但是长城的DHT策略上,发动机参与直驱的占比会更大,电机功率比DM-i低一些。
相较之下,比亚迪整体会更偏向电,而长城则油电结合,二者整体都是依靠电机辅助去驱动车辆,从布局上来看还是有差别的。首先,比亚迪DM-i的优势在于其拥有更大的电池容量,意味着有更长的续航里程,车辆可以满足新能源规定,车辆可以“上绿牌”,对于一些限牌城市来说更友好,而玛奇朵DHT混动则是需要上蓝牌,部分地区会有节能指标,玛奇朵基本能满足节能指标的需求。
长城的优势在于DHT系统拥有两个挡位,需要动力时通过传动比更大的挡位让车辆有更强悍的加速表现,巡航时同高挡位,起到节能的效果。
从产品力角度来看,两者的实力都不弱,比亚迪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在一线城市能上绿牌,同时电机功率更大可能在车辆响应能力上会有不错的表现。此外,两者都能实现综合续航1000km以上,这个优势无论是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地区都是有利的,也是燃油车型向纯电动过渡期间最优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