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评论

涨价潮还买车?市场转冷信号出现,等等党的春天要来?

06-20 15304 杨文轩  

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169.1%至298.9万辆,在看到这般靓丽数据后,于是今年初乘联会预测,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进一步对比去年翻一倍,突破600万辆。

 

不过从今年3月开始,各地疫情再度来袭,使得整体车市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行,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也不能完全幸免,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

 

从2020年重新迎来喷发式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它的春天就要结束了吗?

 

 

近来市场确实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迹象。

 

据乘联会最新数据,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前5个月累计销量171.2万辆,同比增长119.5%。

 

值得注意的是,3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幅度为137.6%,4月则因为疫情而急速下滑到78.4%的增长,5月增幅虽然再次拉升到91.2%,但当中应该不乏部分原属于4月的需求释放。所以正常来讲,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正处于逐月增长放缓的势头之中,这样到年末还能不能实现大市100%的增长目标并不好说。

 

 

往细里看,作为国内造车新势力标杆的蔚来,从去年11月创下1.09万辆的月度交付纪录之后,转头在接下来的4个月连续出现交付量下滑的情况,即便蔚来在今年3月一度有过反弹,不过由于4月疫情中断了产业链的运行,使得交付量再次大幅下滑。

 

到了5月,蔚来交付量增速重新抬头,但7024辆交付量对比上年同期仅增长了4.7%,另外前5个月累计交付量则同比增长了11.8%。

 

值得注意的是,蔚来的月度增幅和今年累计增幅均排在了造车新势力垫底位置,增长态势不容乐观。

 

 

情况不算好的并不止蔚来一家,小鹏在不久前的财报就给出了向下走的二季度数据指引,其中交付量和营收预期环比一季度均有所下滑。另外即便理想5月交付量同比增长165.9%,但官方特意指出了目前依旧存在零部件供应紧张、工厂生产没有完全恢复正常的情况,此举难免是为6月可能出现的交付量下滑来作铺垫。

 

再者,上月理想和小鹏均传出了违约2022届应届生校招offer,同时据透露,小鹏和理想在年初就各自制定了裁员计划,且比例达到15%-20%,除了毁约应届生,还包括裁走老员工,而据传晚些时候还会有“一波更大的裁员潮”出现。

 

 

无独有偶,近期特斯拉CEO马斯克在一封名为“暂停全球招聘”的邮件中,表示“预计未来美国经济十分糟糕,因此需要裁员10%”。按照这番言论,全球将有1万名左右特斯拉员工下岗。

 

从海外到国内市场,从全球新能源汽车标杆特斯拉到国内的“蔚小理”,近段时间都集中放出了较悲观的信号,其中裁员、优化内部成本结构,是为应对接下来可能出现的市场下滑留出资金空间。

 

这么来看,也许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即将要拐头了。

  

 

 

 

对未来市场走势不乐观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先从国内来看,出于对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影响,大家认为未来收入容易出现不稳定,消费信心难免受到了打击,同时未来收入预期又关乎财富效应和职业稳定,其中在“房住不炒”、“三条红线”、娱乐圈税务整改、教育界“双减”、互联网反垄断等政策下,确实对民营企业造成不小影响,也间接冲击了就业市场。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近期各地已纷纷出台松绑楼市、降低利率措施,但据中指院数据显示,5月全国300城各类用地成交规划建筑面积5.1亿平方米,同比下降32.1%;总出让金同比下降70.77%;成交楼面均价为2134元/平方米,同比下跌52.6%,房地产市场依旧趋冷。

 

居民看淡未来收入预期,然后房子卖不动,房企没钱拿地,政府卖地难了,于是财政支出亦受到了影响,要知道房地产作为国内过去二十多年的经济主导行业,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链条影响是不能轻易忽视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保持信心,考虑到当前各地纷纷出台消费券,财政部也落地了600亿元购车减免购置税等措施,相信不久后将能扭转现时大家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

 

说完国内,国外的情况同样令人堪忧。

 

 

在前期疫情中断劳工链,全球原材料产能收缩乃至俄乌冲突后,多重因素下冲击了供应端,同时在财政部发钱刺激居民需求以后,近两年来美国CPI指数持续高涨,直到最近达到了40多年以来的最高值。

 

而在通货膨胀向房价、服务业、二手车、消费品等多领域扩散之际,美国政府已经多次表示,当前首要经济任务就是打击通货膨胀,也就意味着美联储和财政部还要加快收紧货币和缩减赤字的步伐。

 

其中在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美联储在会后宣布上调联邦基金利率75bp,显著超出了一周前的市场预期和5月会议时的引导,继续加码收紧货币的力度不容小觑。

 

 

在以美元为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里,一旦美国进入货币收缩阶段,往往容易导致美国以外的国家/地区出现经济危机,因为离岸美元变少了、更贵了,将导致美元债务成本快速上升,这也就是美元霸权俗称的“我们的美元,是你们的负债”。

 

造车新势力对此的记忆应该不陌生。

 

 

2019年是造车新势力大规模出清的阶段,除了各家有自身经营问题外,很大程度还因为融资遇冷,那一年蔚来差点挺不下去,李斌被戏称为“最惨的人”,何小鹏当年提出了和蔚来合并报团取暖的想法。

 

哪吒汽车CEO张勇回想起,“最困难是2018年和2019年,两次都差点资金链断裂。”至于近期“复活”的前途汽车,其创始人陆群在受访时同样说到,“2019年整个投资界对新能源汽车转冷,自己没有特别重视,对整个资本的理念理解得不够充分”,因而导致了前途的资金链断裂,陷入经营停滞状态。

 

 

2019年融资的突然遇冷,不能不说到当时美联储的货币紧缩政策。

 

在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直到出现了过热迹象,于是美联储在2017年底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并于2018年接连加息了四次,导致美元借债成本快速上升,这是当时造车新势力融不到钱的宏观经济背景,也是当下再度上演的剧本。

 

 

你说造车新势力该不该对此打起十二分精神呢?有意思的是,何小鹏近期发微博称,即便出现美元流动性危机,他认为对中国影响也有限。不过,这会不会是又一次的低估呢?

 

2018年8月2日,小鹏汽车宣布完成了总额40亿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当天官方还表示,下个目标是到2019年底累积完成约300亿元融资,然而该目标并没有实现,还传出了想和蔚来合并抱团的意愿。

 

而当年最惨的蔚来,李斌在2019年4月受访时还表示“对获得足够资金支持这件事有信心”,然而6月就开始要内部裁员,最终全年裁员比例达到30%,直至使得李斌当选为“最惨的人”。

 

 

宏观经济转向这回事,是要以年为过渡周期的,平时可能看着没用,觉得都是一些专家的“大棋论”,但真到经济转向了,你才发现自身根本敌不过周期的力量,其中在美联储货币收紧阶段,本身就对科技行业估值形成压制,这点从连跌几个月的纳斯达克指数上便能看出。

 

 

另外考虑到多家造车新势力已达到月交付量过万的水平,再往上递升难度不小,因此预计最快今年底、最晚明年,各家的同比增长速度将从三位数下降到两位数,其中蔚来已经是先行例子,而业绩预期下滑的态势无疑将进一步抑制公司估值。

 

2023年会不会是造车新势力二次出清的阶段呢?结合当前各家的新品攻势,显然一场恶斗即将到来,而谁落败,谁将很可能成为被淘汰的一个。

  

 

还记得2020年国产特斯拉交付后,屡次降价的新闻吗?如果没有疫情的到来,以及后续海外国家CPI指数攀升的故事,大概在去年我们就能看到Model 3价格下探至20万元以下。然而目前Model 3重回30万元附近,等等党又从之前的胜利,变为了当下的追悔莫及。

 

不过在作为全球主要消费国的美国,开始大力打击通货膨胀,以及多数国家改以开放的防疫措施应对疫情之后,面对需求的预期下滑、供应链的逐步恢复,原来出现产能不足的产业或将遭遇产能过剩。

 

 

早在去年8月,作为全球最大芯片制造商之一的德州仪器已经发出警告,投资激增加剧半导体行业产能过剩现象出现,预计未来几年行业产能将大幅增加。另外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也对各地投资芯片项目发出类似警示,要求地方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风险认识。

 

到了今年3月,全球半导体市场同比增速已经从2月份的32.4%降至23%,其中小米、OPPO、vivo亦已通知供应商,未来几季将砍单约二成。野村证券预计,半导体周期或将于2022年上半年触顶,并面临缓慢且时间较长的订单调整。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多家车企表示,目前芯片供应已经有所改善,尽管不排除未来再次出现中断的可能性,但面对需求下滑,预计总体供应情况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始缓解。

 

 

与半导体产业类似的还有动力电池。

 

据统计,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同比增长142.8%,在这样火热的增长背景下,各家动力电池企业增产意愿强烈。仅是蜂巢能源、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宁德时代、比亚迪的6家公司,2025年产能规划就达到了2870GWh,是2021年动力电池产量的 13倍。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指出,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可能达到3000GWh,而电池出货量2025年预计达到1200GWh,产能将大幅过剩。

 

另外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亦说到,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同时,鼓励引导重点地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能发展新能源汽车,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整车企业在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值得一提的是,李斌在最近蔚来财报会议上讲到,“电池材料成本已经从4月的高点往下走,目前看到中国的一些锂矿在加速开采,行业一般的看法是不会再上涨了,一些人认为碳酸锂会降到30万/吨,镍的趋势应该也会往下走。”

 

不难看出,当下电池原材料价格在往下走,需求预期也在下滑,且不久后半导体和动力电池将很大可能面临产能过剩,这对于终端市场而言,就是未来价格战的重新开启,等等党反击胜利的曙光或许就在不远处。

 

如果预计在未来两三年内,新能源汽车将出现一轮降价潮的价格厮杀,此时的你还会考虑买车吗?期待你们的评论回复!

 

 

经济周期是有波动起伏的,有过热阶段,也可能会出现衰退状态。如果说周期里面有“上帝之眼”的存在,那么在美元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下,这位“上帝”或许就是以美联储为核心的美元货币政策制定者。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春天是否要过去,这点还需要接下来的销量数据来验证,不过造车新势力在上一轮美联储收紧货币阶段里吃到了不少亏,这一次更应该要懂得未雨绸缪。


相关阅读
全部评论
梦梅三枝梢
2022-06-20
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 你可能做天下的生意
对此不
2022-06-20
真的是拉风!!!
contata
2022-06-20
理想汽车理想ONE这款车看上去还不错,漂亮,喜欢的人比较多,好几个朋友都计划买这款车。
短毛嘟嘟可
2022-06-20
小而精神的车子,萌萌哒的前脸,配上小资情调的内饰。
YD的世界
2022-06-20
跟着大哥大姐走,美女豪车全都有。
理想汽车汽车就是好看,喜欢他的品牌,喜欢这个logo!
zxj0304
2022-06-20
理想汽车的车就是粗糙。
digested
2022-06-20
女士香车,车的颜值不错,可美女呢
看看车的价格,在看看自己的钱包,只好默默的走了。
Final幻想天国
2022-06-20
大众都比较喜欢的车就是好车,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日常白嫖君
2022-06-20
理想ONE是台好车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一晃又过去了一年,人在变,车也在变,不变的是我们依旧很穷。
lankees
2022-06-20
希望,在炎热天气下,电池的稳定性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龙嗷污
2022-06-20
昨天我就说了,我的一个朋友买了国产汽车,现在已经老婆都跑了!加油啊少年
裤儿脏兮兮
2022-06-20
小巧玲珑的,就是不知道后面感觉追尾了会怎么样
理想ONE刚出来就卖的这么火了,考虑要不要入手一辆
小漠漠i
2022-06-20
理想ONE这款车子各方面性能确实不错!我身边很多同事都在用这款车子!非常实用!支持国产!加油
LAOSIJIALEX
2022-06-20
国产品牌做的是越来越好了,已经媲美合资了
斗馆长
2022-06-20
我先攒钱,等有空坐两块钱公交去摸一摸
花落终成伤
2022-06-20
虽然我对理想汽车的了解不是很多,但据说这理想汽车的车还是不错的,保值率也是很可以的。
BK0717-夏沃
2022-06-20
百看不厌
只要看到你的笑,世界就没有那么糟
落宇灵犀
2022-06-20
辛苦了,赞一个
好喜欢理想汽车这款汽车,高端大气上档次,值得你拥有
这大理想ONE,太漂亮了,我受不了了,我要搬砖去了
碎屏达人
2022-06-20
太豪了,我就随随便便看看,不买,飘过
小f了解一下
2022-06-20
理想ONE那车肯定优惠少啊,或者根本都没有优惠啊,但保值率还是可以的
丶苏毅
2022-06-20
理想ONE这车真的有那么好吗?
匿名
2022-06-20
认真看完文章。分析透彻 数据真实,新能源上下游企业都在加码扩产,但最终会不会造成产能严重过剩,还要看两三年后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及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能不能走出去。
我就这样跟理想ONE说吧,好的东西会让消费者自愿买单的。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