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就好比一个车企的“航空母舰”,平台的先进与否据决定了车企未来几年车型产品的整体 表现。比亚迪作为一家深耕新能源领域的自主品牌车企,在最近就推出了历时5年、耗资百亿打造的纯电整车架构平台化的全新e平台3.0。

首先来说,该平台属于纯电专属平台,在开发之初就融合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整车安全的开发逻辑,并且可以兼容多种动力布局方式(前驱、后驱以及四驱),拥有架构化、模块化的特性以及良好的拓展性,可以从A级车覆盖到D级车。从目前来看,比亚迪已经推出了三款基于e平台3.0打造的车型,未来还有更多车型陆续孵化出来。
多个高度集成域控制器协同控制
为了解决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存在的算力小、效率低、协同难的问题,e平台3.0由四个高度集成的域控制器实时协同控制,实现对整车层面的集中控制。

其中智能车控域集成了BCM车身控制模块)、安全网关、密钥中心、空调控制、胎压监测、仪表控制、驻车辅助、智能钥匙等多个模块,扩展版本最多支持达32个分布式ECU(电子控制单元)功能。
智能动力域集成了VCU(整车控制器)、BMS(电池管理系统)、MCU(微控制单元)、OBC(车载充电器)、DC-DC(直流转换器)等模块。
智能驾驶域集成了自动驾驶、ACC(自适应巡航控制)、AEB(自动制动系统)、LSS(智能安全系统)、BSD(盲区监测系统)、APA(自动泊车)等功能。
智能座舱域集成了用户语音、触控、感知、健康、显示屏等功能。
自主研发的BYD OS
在汽车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车控操作系统OS是保证底层硬件和用户沟通的重要桥梁,更是需要整个各类型软件应用和适应中央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必要基础。

在该领域,比亚迪自主研发了基于用车场景的操作系统——BYD OS,通过确定时延引擎和高性能IPC两大技术解决现有系统性能不足的问题。确定时延引擎可在任务执行前分配系统中任务执行优先级及时限进行调度处理,优先级高的任务资源将优先保障调度,应用响应时延降低25.7%。搭配全新的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实现软件与硬件的完全解耦、支持高级别驾驶开发的核心能力,功能迭代周期缩短70%;可实现应用程序的跨硬件的即插即用,软件跨平台通用,高效OTA使智能电动汽车持续进化,常用常新。
八合一动力总成
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而言,集成度越高往往整体效率越高,占有的体积也越少,灵活了车辆布局以及车辆的空间。

为此,比亚迪e平台3.0就拥有比亚迪独立自主研发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也是全球首款量产的纯电动力系统总成。总成集成了驱动总成(电机和变速器)、电机控制器、PDU(电源分配单元)、DC-DC、OBC、VCU、BMS。通过功能模块的系统高度集成,达到提高空间利用率、减轻重量等目的,具备高度集成、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的特点。

从1.0时代的分散独立设计,到2.0时代的电驱动三合一和充配电三合一,进化至今,依托全新e平台3.0突破动力总成电-磁-力-热-声多物理场耦合制约难题,开发出了全球首款集成电驱动、充配电、VCU和BMS的八合一深度集成动力模块。
高度集成化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机峰值功率270kW,峰值扭矩360N•m,最大转速可实现16000r/min,但系统噪音低于76dB。功率密度可提升20%,综合工况效率高达89%。搭载于海豹车型的八合一电动力总成,电机峰值功率230KW,峰值扭矩360N•m,四驱版本车型0-100km/h加速时间3.8秒。
为进一步降低能耗,前后双电机的四驱架构设计能大幅提升整车加速性能,但是对于中高速的稳定行驶,单电机就能够满足整车动力需求。同时,传统的永磁同步电机工作效率高于异步电机,在空载转动时,永磁同步电机的磁阻损耗反而会大幅增加,导致高速行驶能耗较高。在e平台3.0上,比亚迪将首次采用永磁同步组合异步电机的全新动力组合架构:加速工况,双电机同时发力;稳定行驶工况,异步电机断开,仅永磁同步电机工作,既能实现四驱的动力,又能实现近于两驱的能耗。
安全更是e平台3.0的重要使命
汽车安全性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也是车企永不止步的追求目标。在智能化、电动化的今年,汽车的安全体系拥有了比以往更多的维度,更需要建立很多新的标准。
在这方面,e平台3.0颠覆性的把动力电池作为了传力路径的一环,也就是承担了一部分车身强度的任务,这让在燃油车时代很难达到的车身强度可以在电动车上轻松实现。
而电池自然就是比亚迪招牌式的刀片电池,采用高安全磷酸铁锂化学体系,轻松通过电池安全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针刺测试;电池包通过电芯与托盘、上盖进行粘连,形成类蜂窝铝板的“三明治”坚固结构,可承受50吨重卡碾压极端测试,进一步加强电池整包的安全性;刀片电池超大长宽比的创新结构,不仅实现了从电芯到整包的直接集成,还大幅提高了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和体积利用率。刀片电池在强度、续航、耐低温、寿命、充电功率等方面也颇有优势。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e平台3.0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设计成车身一部分,实现了40000+N·m/°的高扭转刚度,大幅提升整车动态响应,赋能操控性能;同时作为车身的一部分参与传力和吸能,实现整车安全性能的大幅提升,让e平台3.0具备全球超五星安全的能力。e平台3.0作为下一代纯电平台的技术标杆,着重聚焦车身安全性从底层优化,开创性提出CTB(Cell to Body)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可以说刀片电池+CTB技术,就是比亚迪e平台3.0在安全领域方面的两张“王牌”。
总结:以上其实只是e平台3.0技术的“冰山一角”,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平台技术必须具有前瞻性,所以说该平台继承了比亚迪多年来在汽车领域、新能源领域的多年丰富惊艳,承载着比亚迪对下一代智能电动汽车的认知与革新,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驶向更远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