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特斯拉Model Y卖了46694辆,超过蝉联多年销冠的哈弗H6,也超过了后来居上的长安CS75,甚至也超过了势头正猛的比亚迪宋,登顶9月SUV销量榜。
特斯拉,一直是一个评价两极化非常明显的品牌,特斯拉到底好在哪,又有哪些是用户纠结的点,今天借着这辆Model Y后驱版,和大家聊聊,特斯拉凭什么能卖这么好。
到底好在哪?
首先,不能否认特斯拉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的积极推动意义。作为最早进入国内用户视野的新能源品牌,特斯拉把很多新的技术以及理念带到国内,让后面崛起的造车新势力们不得不拿出更好的东西,来与之竞争。
再说产品,特斯拉最好卖的两款车分别是Model 3以及Model Y,而且都已实现国产,算是特斯拉品牌的中低端产品,但它拥有的辅助驾驶能力以及智能化表现均丝毫没有打折,体验感优于大部分同级纯电动汽车产品。
具体点说,虽然特斯拉在辅助驾驶方面采用的是视觉算法为主,但它的可靠性却超过了一些更复杂的算法系统,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一些危险,它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国内外也对此做过很多专业测试,这一点毋庸置疑。
举个例子,对于非标线涂料画出来的车道线,比如水泥路缝,一般车都很难识别,但我们这次试的这辆Model Y却完全可以,这就是特斯拉这套算法的优势。
着重再来说说它的智能化,通过它极简的内饰设计就能够看出来,特斯拉对自己的智能化表现很有信心。用户所需的大部分功能,都可以通过中控屏来控制或调节,而且逻辑很清晰。
当然上面提到的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接下来再来看看特斯拉给用户带来的那些“隐藏”福利。第一个就是它的轮胎,即使是今天试驾的这辆最便宜的Model Y,依然使用的是纯电动车专用轮胎。
要知道电动车专用轮胎和普通轮胎,在价格上差得还是比较大。因为电动车专用轮胎,在面对更重的自重以及更快的加速能力时,它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对耐用性、抓地力等都有更高要求,成本自然也是水涨船高。
有海外机构做过测试,车身重量每增加500公斤,轮胎的磨损率就会增加20%。而且为了增加续航以及车身静谧性,电动车轮胎需要在滚阻系数以及静音技术上做出更多调整,这些也都是成本。
另外一个就是特斯拉对于安全的重视,比如这辆Model Y的后排座椅,如果拆开能够发现它的后排座椅内嵌了一块钢板,虽然这块钢板的成本只有百元,但它在被追尾时,真的可以保命。
再比如,这次2022改款车型,Model Y的后驱版和长续航四驱版,在价格没变的前提下,再次增加了一个远端安全气囊,这依然是成本。而这么做主要是防止侧面碰撞时,避免前排乘客造成二次伤害。
在储物空间的利用上,特斯拉算是同级别纯电车中的佼佼者。无论是前备箱和后备箱的容积,还是车内扶手箱区域的储物空间,Model Y都要比很多纯电动车更大,布局也更合理。
为什么选择特斯拉?
很多人不理解,目前各方新势力已经发展到如此高水准,为何大家还是愿意选择特斯拉?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选择特斯拉Model Y的大部分用户,买的是一辆车,而不是所谓的“玩具”,既然是家用车,就肯定不能脱离价格这个基础。
不得不说,特斯拉Model Y的定价策略非常高明。比福特电马和比亚迪唐贵一点,但比宝马iX3和蔚来ES6又便宜一些,正好介于这个级别中高端之间。
无论用户怎么选,总会对比看一下Model Y。再结合它在新能源阵营中的品牌号召力和产品变现,让很多纠结的用户多了一个更合适的选择。
还有一点值得肯定,就是Model Y虽已国产化,但在很多方面它的表现,并没有像早期的一些合资品牌一样区别对待,而是“一视同仁”,比如前面提到的安全性和驾驶辅助表现。
结合实际体验来说,虽然特斯拉的方案与很多新势力的方案都不同,但它的驾驶辅助确实是目前用起来最顺手的方案之一。
因为在大部分场景下,这套系统都能有效且可靠的执行。不像一些车型的方案看似非常可靠,但却受限于各种驾驶硬件和高精地图,在用户最常用的复杂城市路况下,并不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
很多人说Model Y的方向手感重,但它其实有多级可调,在阻尼感最小的舒适模式下,反而对于一些热爱驾驶的小伙伴来说,这种力度恰到好处。
还有一点就是Model Y的视野很好,尤其是到了这一代车型,全景天幕与前风挡之间的衔接恰到好处,可以说几乎无视觉盲区。
在几天的试驾中,还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停车落锁。一般车到了目的地之后,需要踩刹车、挂P挡、熄火、下车、锁车,这一套非常繁琐的程序才能放心离开。
但Model Y在保持模式下,停好车之后,它就会自动进入驻车模式,这时候只要打开车门,它就会自动挂入P挡,这样就可以直接离车,车辆也会自动落锁,非常方便。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特斯拉软件逻辑的脑洞之大,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把原本复杂的程序最简化,这才是大家一直追求的“智能”。
写在最后
特斯拉的热卖不单单是品牌号召力和埃隆马斯克的个人魅力,在产品方面确实有很多值得肯定的方面,比如智能化,比如便利性,比如用心的安全,尤其是它化繁为简的能力。
能够在一众主打智能化的本土新势力面前领跑特斯拉确实有着不俗的实力。当然Model Y还有很多需要优化的地方,但不可否认,它的一些超前理念,以及对用户安全的重视,这些值得车企们学习,也是用户该有的认知。